字词 | 中央青年剧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央青年剧社 亦名“中央青年艺术剧社”,简称“中青”,话剧团体。 抗战时期重庆五大剧团(“五中”)之一。1940年初成立于重庆。 由三青团原有的一个演剧队整编、再加上江安剧专的学生李恩杰、刘厚生、张家浩、吕恩、耿震、沈扬、赵韫如、任德耀、张石流、张雁、方琯德等二十余人所组成。 社长先后为熊佛西(兼)、张骏祥、马彦祥。 1941年10月在重庆抗建礼堂首演了曹禺名剧《北京人》,一炮打响。接著演出《美国总统号》、《秦良玉》、《边城故事》、《清宫外史》等剧后,张骏祥及江安剧专的学生便离开了“中青”。 1943年春,马彦祥接替张骏祥任社长,聘请洪深、焦菊隐、吴祖光为编导委员,先后演出《陌上秋》、《南冠草》、《少年游》、《郁雷》、《槿花之歌》、《黄花岗》、《鸡鸣早看天》等剧。并出版社刊《戏剧时代》共6期,为所属各团进行理论指导和提供抗战剧本。 虽是国民党政府官办剧团,却因团内进步人士的斗争,未演过反动戏剧。1946年春,“中青”由阎折梧率领复员至南京,演出了《桃花扇》,但营业不佳。 加上国民党和三青团系统内部矛盾加剧,于1946年底宣布解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