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货币王莽居摄及新朝时期发行的货币。西汉末年,王莽从居摄称制到地皇四年的18年间,曾进行4次币值改革,共制币6种28品。其币虽大多制作精致,形态奇美,但由于币制复杂、变动频繁等原因,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破坏了经济秩序和人民安定。王莽居摄二年(7年)下令铸造错刀、契刀和大泉五十钱,并与原来的五铢同时并行。不久,王莽又罢错刀、契刀和五铢改行“宝货” ,其中包括六泉十布。六泉是: “小泉直一” 、“幺泉一十” 、“幼泉二十” 、“中泉三十” 、“壮泉四十” 、“大泉五六” 。六泉都是圜钱,而面径、重量递增;十布仿先秦布币,又按轻重、大小及面文币值依次从小布排列至大布共10品。它们是: “小布一百” 、“幺布二百” 、“幼布三百” 、“序布四百” 、“差布五百” 、“中布六百” 、“壮布七百” 、“第布八百” 、“次布九百” 、“大布黄千” 。地皇元年(20年)王莽又废除六泉十布,另铸 “货泉” 和 “货布”2种。规定货泉为货币的基本单位,每枚重五铢,面径一寸,钱文 “货泉” 为悬针篆体,多有内外廓; 货布一当货泉二十五。货布制作较 “十布” 厚实工整,面背及穿都有廓,中竖线止于穿下,“货币” 2字作垂针篆列于两侧。重约16.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