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学派 经学派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的派别。经学的起源常被追溯到孔子弟子子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经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正统,其盛衰、分合、争辩,往往与当时封建政治相关联。经学主要有三大派:西汉今文经学、东汉古文经学、宋学。今文经学发生在西汉,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用和提倡,在学术界几有独尊之势。后来由于古文经学的兴起,和郑学、王学的兴盛,便渐渐的衰落了。一直到了清代的中叶以后,因为社会政治、学术各方面趋势的汇合,骸骨似的今文经学开始复活,居然在学术界有“当者披靡”的现象,当时的“常州学派”、“公羊学派”就都属于今文经学。鸦片战争以后,康有为用今文学说提倡变法维新。古文经学发生在西汉末年,到了东汉,因为今文派自身的衰落和古文学大师的努力,大有取今文经学而代之之势。郑玄之学虽然融合了今古文学,但毕竟是以古学为宗,所以魏晋时代,今文学亡灭,而古文经学反日趋于发扬开展。后来六朝的南北学,隋、唐的义疏派,虽然虚实繁简不必尽同,但立场与古文经学却无差异。一直到了北宋庆历以后,宋学崛起,古文经学暂时衰歇。但明代末期,顾炎武扛起了“舍经学无理学”的大旗来复兴古文经学,至清乾隆、嘉庆而大盛。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都同东汉古文经学有着血统的关系。宋学内部派别甚多,主要指宋代程颐、朱熹的理学派和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派。尤其是程朱理学,由于朝廷的提倡,元、明时期,一度取得正统的地位。这两派都是立足于哲学的见解,以理欲心性为论究的对象,但它们又都是假借经学以言理学,结果对经学的训释或者流于禅释,或者空疏无物,于是元、明两代便成为经学史上的衰落时期,而东汉古文经学便乘之而复兴。这经学的三大派,各自又都有其自己的立场和特色。今文经学派以孔子为政治家,把“六经”看作是孔子的政治学说,所以解说经传,偏重“微言大义”,其特色为功利的,而其流弊为狂妄。古文经学派把孔子作史学家看待,认为“六经”是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书籍的定本,所以他们讲经重视语言文字,偏重名物训诂,解字说经,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其特色为考证的,而其流弊为烦琐。宋学则把孔子视为哲学家,认为“六经”是孔子载道之工具,所以解经偏重心性理气,其特色为玄想的,而其流弊为空疏。三大经学派各有其优点与缺点,它们分别对中国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文字学、考古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产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 稷下学派 今文经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