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剧 新剧中国早期话剧。因演出广告常用“文明新戏”等字样,以示区别传统戏曲,故亦称“文明戏”或“新剧”。辛亥革命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受日本新剧派的影响,采用欧洲话剧的演出形式,宣传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剧目有《黑奴吁天录》等。随着留学生的回国,新剧传入我国,上海是主要发祥地。除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还有春阳社、进化团等剧社,演出剧目有: 《文祥刺马》、《迦茵小传》、《恨海》等。新剧的演出没有严格遵守话剧的法则,很少有完整的剧本,大多只靠一张“幕表”——故事梗概和分场提纲,台词由演员在台上即兴发挥,幕间不停顿,以“幕外戏”串联,使故事连贯,全剧一气呵成。辛亥革命后,新剧逐渐衰败。 ☚ 问题剧 白话剧 ☛ 新剧xin1 ju4(名)指话剧、歌剧等(与旧剧——戏曲相对而言)。 新剧 新剧中国早期话剧的名称之一。又称“文明新戏”或“文明戏”。1906年冬,曾孝谷、欧阳予倩等领导的春柳社,首次在日本东京用这种形式编演,如《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热血》等。1910年后,盛行于上海、汉口等城市,1911年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当时演出大都没有舞台脚本,采取幕表制形式。春柳社、春阳社、进化团都是这种戏剧形式的重要实践者和提倡者,并为后来中国话剧的成熟与发展,积累了经验。 ☚ 话剧 文明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