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可读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可读性kědúxìnɡ

指书报、文章等值得阅读欣赏的价值。
这本书内容丰富,而且可读性很强。

可读性

可读性kědúxìng

内容具有吸引人阅读下去的特性。
 ❍ ~强|~较差。

☚ 可持续发展   可降解塑料 ☛

可读性

新闻报道中具有的能够吸引读者、便于读者(或听众、观众)接受的素质。具体要求是: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实加以报道;写作或制作上,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亲切感人、简洁明了、具体形象,并讲究编排艺术,做到活泼新颖,不落俗套。

可读性

可读性

原指文章在写作方面易于被人理解。计算读者是否能顺利阅读并理解某一作品的方法,称为“可读性公式”或“易读性公式”。对可读性问题最早进行研究的是语言学家谢尔曼(1888年);对新闻可读性问题最早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广告学家基特森(1921年)。1923年,美国教育学家莱夫利和普雷西提出第一个可读性公式。从此,出现许多可读性的公式,其中最为流行并成为其他公式基础的是鲁·弗勒施1949年出版的《令人易读的写作艺术》一书中的公式:R.E.=206.835-0.846WI-1.015SI。其中R.E.是可读性得分,WI是每100个词的音节数,SI是平均每句的词数。得分愈高,可读性愈强。另外,弗勒施还有一个测量文章人情味的公式:H.I.=3.635PW+0.314PS。H.I.是人情味得分,PW是每100个词中的对话性字数,PS是每100句中写人的句子数。得分愈高,文章的人情味愈富于戏剧性。1979年以后,我国新闻学术界开始研究新闻的可读性。这个概念在我国除指便于阅读外,另外还指新闻的趣味性较强,吸引读者。研究表明,新闻中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多用短句和单句,少用长句、多分段,富于变化,讲究节奏与平衡、多用富于人情味的词汇和描述细节等等方式,能够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为了达到这一步,新闻记者需要研究读者接受新闻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

☚ 可受性原则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
000007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