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构造地貌duanceng gouzao dimao
指由断层直接形成和间接形成的地貌总称。断层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崖、断陷盆地、断块山等。
❶断层崖: 指断层一侧的地盘抬高后,沿断层线延伸的陡崖。断层崖可单独出现,亦可成组形成,呈阶梯状断层崖。年轻的断层崖与断层面相一致,在断层崖面上可以找到断层角砾和断层擦痕等痕迹。断层崖的坡度角一般可达60°左右。但是,由于外力侵蚀作用对断崖进行破坏,表现为崖壁表面岩石剥落,造成崖壁的后退和变缓,因此,在山坡附近可以见到较粗大的风化碎屑堆积,而坡度多在30°~35°之间。一些横切断层崖的河流或沟谷将原始断层崖分割成一系列三角形或矩形断面,称之为断层三角面。在河流出山口外,往往形成一系列的洪积扇。由一系列断层三角面和洪积扇构成的地貌组合,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断块山地的山麓地带发育最为典型(图1)。对断层崖的研究可以判断断层的活动程度,断裂作用愈强烈,垂直断距愈大,断层三角面和洪积扇愈显著。此外,如沿断层面有过多次构造活动,往往在断层三角面上出现多次坡折变化,洪积扇呈多级阶梯状叠置,河床具多级裂点。由此可见,对断层崖的详细分析,不仅可以得出断层崖形成性质、活动次数、活动幅度,还能从裂点溯源侵蚀的速度和断层泥中测出断层活动的绝对年龄。因此,对断层崖的研究是确定新构造运动的方法之一。
❷断层谷: 是由断层或断裂带发育的谷地(图2)。在山区最常见,是判断山区断裂的标志之一。断层谷因受两侧构造运动、岩层产状与岩性的差异,谷地呈不对称状,两侧地貌也有差异。如沿单一断层发育的断层谷大多平直延续发展; 具有两组不同走向断层的存在,河谷随断层走向弯转呈“之”字形展布; 断层谷沿软硬不同岩层发育时,呈宽谷和峡谷串珠状分布。
❸断陷盆地: 由断块陷落而成的盆地。四周山地受断层控制,常见陡峭的断层陡崖。盆地底部多为冲积、湖积和洪积平原组成,有的目前还为湖水占据,如云南省的滇池等盆地。根据断陷盆地剖面形态特征可分为地堑式、簸箕状、复式半地堑式、复式地堑式断陷盆地(图3);平面形态呈长条形、菱形或楔形。盆地规模有大有小,大的有长数百公里,宽几十公里,但也有规模较小的盆地。按照成因分析,断陷盆地是受区域应力场拉张作用而成,也就是在构造活动过程中,沿断裂带的地块两侧发生扭动,从而产生拉张应力和挤压应力,在拉张应力作用下,形成了断陷盆地。断陷盆地在我国华北地区有广泛分布,如山西汾渭断陷盆地区。
❹断块山地: 是受断层控制的地块,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地。断块山亦称地垒式山地(图4),主要特征为沿两侧断层大幅度抬升,沿断层面形成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例如江西省的庐山。有的地块呈不等量抬升,翘起的一侧坡短而陡,而另一侧坡长而缓,如北京以北的军都山。

图1 断层崖的切割破坏示意图
a. 微受切割的断层崖; b. 深受切割的断层崖 (F);c. 经强烈侵蚀切割破坏后的状况

图2 断层谷 (地堑式谷地)

图3 断陷盆地剖面特征
A.地堑断陷盆地;B.簸箕式半地堑断陷盆地;C.复式半地堑断陷盆地;D.复式地堑式断陷盆地

图4 断块山 (地垒式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