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斛Hú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晋城、临汾,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云: “为斛律、斛斯等氏所改(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作“为斛律斯等氏所改”,有误),《中国姓氏大全》称: “为斛黎、斛薛、斛素等姓所改。” 斛 斛(hu胡)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改为五斗一斛,两斛为一石。 ☚ 马陵 贯 ☛ 斛读音h·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胡谷切,入,屋韵。 上一条: 餬 下一条: 㪶 斛读音j·iao(ˋ),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 上一条: 轎 下一条: 𥡤 斛呼hǔ❶量。例:量~一下,有多少。 斛〔hu〕 ghob xangd;ghob xenb. ![]() ![]() 斛hu古代的量器,容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岁谷一~五十余万钱。“(是岁:这一年。) 斛hú❶古代量器,方形,口小底大。 斛古代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斛hú❶ 古量器名,容量原为十斗,后改为五斗。 斛(1次) 古量器名。亦为容量单位,古制十斗为一斛。壹斗~而相量《哀》 斛hú量器。亦为计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韩非子·二柄》:“故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哀时命》:“壹斗斛而相量。” 斛hú量器。方形,口小,容十斗,后改为五斗:碧糯五十~,白糯五十~,粉粳五十~。(五十·1233)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量具 > 斛 斛 hú 量器名。亦爲容量單位名。古代十斗爲一斛,南宋末年改爲五斗一斛,兩斛爲一石。《說文·斗部》:“斛,十斗也。”《儀禮·聘禮》:“十斗曰斛。”《莊子·胠箧》:“爲之斗斛以量之,則並與斗斛而竊之。”《漢書·高帝紀上》:“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又《律曆志上》:“十斗爲斛。” 斛 斛hú〖名词〗 斛hú古代一种量器。也作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一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岁谷一~五十余万钱。”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 斛*huF5FA 小 小小(~型) 幺 蚁(~行蛲动) 穷辁 讠叟(~闻) 筱 微(具体而~) 毛(~桃;~孩) 尕(~娃)鲰 廉寸 稊米 另见:程度 物品 数量 细 ︱大 ☚ 小 缩小 ☛ 量具 量具检验用的仪器或工具:量器 另见:测量 检验 器具 ☚ 量具 秤 ☛ 斛 斛计量单位。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云: “唐制: 凡量以秬黍中者,容1200黍为籥,2籥为合,10合为升,10升为斗,3斗为大斗,10斗为斛。” ☚ 侯服者祀 户 ☛ 斛hú❶姓。斛律、斛斯,为复姓。 斛 斛亦作“甬”、“桶” 。容量单位, 量器。秦汉十斗等于一斛。汉昭帝始元四年(前83)左冯翊制造的一个量器, 其铭曰: “谷口铜甬, 容十斗, 重四十斤。” 王莽时的湿仓平斛, 容 19100 毫升。建武十一 年(35)大司农斛, 容19600毫升。相当于十斗。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二斛为一石。宋以前, 嘉量斛采用圆柱形, 宋时改用截顶方锥形。清初规定名仓收兑粮米以漕斛(仓斛、平斛)为官用的量器。实际上, 收粮的斛比漕斛大。《户部则例·进仓验耗》:“生粮厅收兑粮米俱用洪斛,进京仓洪斛每石较斛大二斗五升, 进道仓洪斛每石较仓斛大一斗七升, 是按正兑加耗二五, 改兑加耗一七核算。至光绪二十七年始改新章。” ☚ 斗 釜 ☛ 斛hú ❶ (旧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a dry measure used in former times,originally equal to 10 dou (斗),later 5 dou 斛hú
△斛hú11画 角部 古量器名。方形,口小底大。十斗为一斛,后改为五斗。 斛 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