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龙
【出典】 《左传·昭公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禜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乃止也。”晋·杜预注:“时门,郑城门也。”
【释义】 史载,春秋时,郑国时门外曾有龙斗。后世用作咏郑地的典故。
【例句】 甲午憩时门,临泉窥斗龙。(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3772)作者追叙昔日经过时门,这里用时门洧渊龙斗事,自述当时因想到史事而临渊窥视。
斗龙一0929动龙舟竞渡。吴语。浙江温州。 

斗龙
借指郑国的史事。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甲午憩时门,临泉窥斗龙。”
●《左传·昭公十九年》: “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萗焉。子产弗许,曰: ‘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以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 乃止也。” 洧渊: 洧水之潭。萗(yong): 古代禳除灾害之祭。禳(rang): 祈神驱除灾祸。相传春秋时,郑国时门外洧渊曾有龙斗,国人请求祈神驱之。子产认为渊为龙居之室,不可禳之,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