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国 ❶ 中华民国的简称。 1905年孙中山把“创立民国”作为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一。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简称“民国”。 孙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 ”孙曾题词:“美语曰: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孙把“民国”和“帝国”两者作了比较:“从前帝国的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人民都是皇帝的奴隶。现在民国的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 帝国是皇帝一个人作主的,民国是人民大家作主的。”但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孙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孙指出:“自推翻满清政府,成立民国以来,可以说是民有一层已经做到了。十二年以来,政府之内,都是武人官僚把持,人民不但是不能管国事,并且日日受兵灾之祸,流离失所,何能够说到民治、民享呢”?“现在中国号称民国,要名符其实,必要这个国家真是以人民为主,要人民都能够讲话,的确是有发言权。 像这个情形,才是真民国;如果不然,就是假民国。我们中国以前十三年,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实在是一个假民国。” 月刊。 社址设于东京曲町区新樱田町,后迁于芝区南佐久间町一丁目三番地。居正为发行兼编辑,胡汉民任总编辑,朱执信、邵元冲、田桐、周瘦鹃、苏曼殊、戴季陶、廖仲恺、汪精卫等参与编撰。 《发刊词》开宗明义抨击袁世凯“弁髦宪法,蹂躏人权,袭民主之名,行帝者之实”,号召人民维护民主共和政治。设论说、时局、译述、纪事、写真、文艺、杂著等栏目。刊文多署笔名。是年7月中华革命党在东京组建后,该杂志成为中华革命党的机关刊物。停刊时间不详。迄今仅见五号,即第1号(1914年5月)、第2号(1914年6月)、第3号(1914年7月)、第4号(1914年8月)、第6号(1914年12月)。 所出各期“无不本‘革命’、‘讨袁’之精神,以为宣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