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根皮 > 五倍子 > 文蛤
文蛤  wénhé

即五倍子。其形似海中文蛤,故名。出宋·馬志《開寳本草》。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軟體部 > 瓣鰓 > 文蛤
文蛤  wéngé

亦稱“花蛤”。蛤屬。兩殼同形,略呈三角,質厚。殼面灰白色或深褐色,殼内壁白色,有光澤。棲息於淺海泥沙底,肉可供食用。《晉書·后妃傳》:“惠皇識闇鳴蛙,知昏文蛤。”宋·彭乘《續墨客揮犀》卷二:“海旁有蛤,背有花紋,土人謂之花蛤。”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文蛤》:“[釋名]花蛤。時珍曰:‘皆以形名也。’[集解]《别録》曰:‘文蛤生東海。表有文。取無時。’弘景曰:‘小大皆有紫斑。’”

文蛤圖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

螺类:螺(螺蛳;田~;钉~;骨~;豆~;法~;红~;蝾~;泥~;沼~) 蛳
蜗牛:蜗(山蜗;山蜗蠃) 牛(水牛;瓜牛;蠡牛;小牛螺;土牛儿) 陵螺 黄犊(黄犊舍) 蚹蠃 旱蠃 虒蝓 蠡蠃 螔蝓 篆愁君
蚌类:蚌(~壳;灵~;河蚌) 蛤(蛤蜊;蛤子;蛤黎;文~;花~;青~;乌~;玄~)蜊 珧 鲒 美珠 含浆 壳菜
大蛤:
小蚌:鰿 玉珧
贝类:贝(~壳;海~;宝~;扁~;贴~;窗~;象~;笠~;珠母~;珍珠~;日月~) 蛏(蛏子;缢~;竹~) 蚶(毛蚶)
海贝:轲虫
乌贼:鲗(乌鲗) 墨鱼 缆鱼 算袋鱼 甘盘校尉 缁鱼将军
牡蛎:蚝 蠔(蠔山) 牡蛤 蛎蛤 古贲
章鱼:望潮
蛞蝓:蜒蚰 鼻涕虫
其他软体动物:鳆 鲍(大~) 螅 蚬蟳 鱿 海兔 海牛 船蛆 砗磲八带鱼

☚ 节肢动物   爬行动物 ☛

文蛤hard clam

Meretrix meretrix L.,又称花蛤、黄蛤、海蛤等。瓣鳃纲,帘蛤科。壳略呈三角形,腹缘弧形。二壳相等,壳质坚厚,二壳顶紧接,位于背部稍前。小月面狭长呈矛头状。楯面宽大。韧带粗短,黑褐色,凸出。壳面有浅黄色或红褐色光滑似漆的壳皮。生长线清晰。从壳顶起常有环形褐色带。壳面具锯凿状或波纹状的褐色花纹,是中国沿海常见种类。辽宁营口、山东莱州湾、江苏北部沿海、台湾和广西等地资源丰富,形成优势种群。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栖息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平坦砂质滩涂上,营埋栖生活。具迁移习性。肉味清鲜。可鲜食或加工干制品和罐头。壳入药,名“蛤壳”,还可作紫菜丝状体培养基和高标号水泥。

文蛤

文蛤

俗称黄蛤、花蛤。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科。壳略呈三角形,腹缘圆形,两壳左右对称,厚而坚硬。壳长略大于高,壳顶突出,略向腹面弯曲。壳表面鼓起且光滑,覆盖一层黄褐色或深褐色的壳皮,生长纹明显。中国沿岸均有分布,栖息于潮间带及潮下带砂质海底表层。肉可食用,每100 g含蛋白质10 g、脂肪1.2 g。壳可药用,具清热、利湿、化痰、散结之功效。

文蛤1wén gé

《本草纲目》虫部第39卷五倍子(52)。药名。五倍子的别名,参见“五倍子”条。


文蛤2wén gé

《本草纲目》介部第46卷文蛤(52)。药名。
【基原】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的贝壳。
【别名】花蛤(《梦溪笔谈》),黄蛤(《现代实用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
【性味】咸,平。
❶《别录》:“味咸,平,无毒。”
❷《本经逢原》:“咸,平,微寒,无毒。”
【归经】
❶《注解伤寒论》:“走肾。”
❷《长沙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口渴烦热,咳逆胸痹,瘰疬,痰核,崩漏,痔瘘。
❶《本经》:“主恶疮蚀,五痔。”
❷《别录》:“咳逆胸痹,腰痛胁急,鼠瘘,大孔出血,崩中漏下。”
❸《汤液本草》:“能利水。治急疳蚀口鼻。烧灰腊猪脂和涂之。坠痰,软坚,止渴,收涩固济。”
❹《长沙药解》:“清金利水,解渴除烦,化痰止嗽,软坚消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二至四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