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经疾病
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胚胎时,眼泡直接由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而来,在解剖上更有密切联系。12对脑神经中有7对和眼科直接有关。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约有38%的神经纤维与视觉有联系,大约有65%的颅内疾病可出现眼部症状和体征。因此许多疑有视路系统损害的病人常常需要神经科和眼科的协作,从而形成一门临床边缘学科——神经眼科学。它专门研究累及眼部的神经系统疾患,包括与视觉、瞳孔反应、眼球运动、眼睑运动,以及眼部感觉与分泌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上在诊治这些眼-神经疾病时,病史的采集十分重要。尽管对症状的感觉及表达能力可因人而异,对那些由于昏迷、病危而无法直接采集到病史的患者,应该尽可能地从家属、工作单位等各方面采录详细而又尽可能正确的病史,这将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如患者有头痛,应询问头痛的部位、程度、时间、周期性还是持续性以及是否伴有三叉神经痛、恶心、呕吐、兴奋或抑制等情况。视力状况对诊断很重要,病人对复视以及一过性黑蒙的出现通常很敏感,但对暗适应或色觉障碍常不能明确诉述。
由于整个视路系统中各部位的视神经纤维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因此视路中某一部位的损害,必然造成一定形状的视野缺损,视野的变化往往能对病变的位置提供极有价值的资料,细心反复地进行视野检查,对诊断或定位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时甚至可成为唯一的诊断依据。图示视路系统各部位损害时的典型视野缺损。
图中视路系统损害的部位用罗马数字表示。Ⅰ示视神经损害:视野呈同侧盲。Ⅱ示视神经与视交叉连接部损害: 视野呈同侧盲和对侧颞上象限盲。Ⅲ示视交叉正中部损害: 视野呈双颞侧偏盲。Ⅳ示视束损害: 显示显著不一致性同侧偏盲。Ⅴ示视束近心部、外侧膝状体或视放射下部损害: 视野呈清晰的同侧偏盲不伴黄斑回避。Ⅵ示视放射前襻损害: 视野呈不一致性上象限盲。Ⅶ示视放射上部损害: 视野呈轻度不一致性下象限盲。Ⅷ示视放射中部损害: 视野呈轻度不一致性同侧偏盲不伴黄斑回避。Ⅸ示视放射后部损害: 视野呈一致性同侧偏盲伴黄斑回避。Ⅹ示距状裂皮质前部受损: 视野呈对侧眼的颞侧新月形盲。Ⅺ示距状裂皮质中部损害: 视野呈一致性同侧偏盲伴黄斑回避和对侧眼的颞侧新月形回避盲。Ⅻ示枕叶皮质后部损害: 视野呈一致性同侧偏盲性中心暗点。
除此,瞳孔检查以及与疾病相关的特殊体征检查也应是十分重要的。

视路系统损害与视野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