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捡;收检səu55tɕian53sou55jian53收拾。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四: “栴擅香椁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收拾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 ……栴擅香椁次重于外, 积众名香, 厚衣其上而阇维之,收捡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前谓“收拾舍利”,后谓“收捡舍利”,可见“收捡”即收拾。《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一时饭罢,公子收捡笔砚,便在卷袋里找那三场的文章草稿。”亦作“收检”。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三《信乐品第四》: “明珠流离,都皆收检,内于帑藏。”此谓收拾。《朱子语类》卷二十九《论语十一》: “且如狂简底人,不裁之则无所收检,而流入于异端。” “收检”当谓收拾检点。《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穆公命军士于堕马崖、绝命岩、落魂涧等处,收检尸骨,用草为衬,埋藏于山谷僻坳之处。”谓收拾尸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