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法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法器供具 > 法螺 法螺 fǎluó 亦稱“寳螺”、“梵貝2”。於海螺殼端穿孔而成,吹之,聲可遠聞。佛家謂螺貝之聲勇猛傳遠,借以象徵法音廣被,降魔滅罪,作爲法器之一,故稱。《無量壽經》卷上:“扣法鼓,吹法螺……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若爲召呼一切諸天善神者,當于寳螺手。”唐·王勃《益州緜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撫香象而高視,鳴法螺而再唱。”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白塔燃燈》:“諸内侍黄衣喇嘛執經梵唄,吹大法螺。”《文獻通考·樂考十二》:“具(貝)之爲物,其大可容數升,蠡之大者也……今之梵樂用之,以和銅鈸。釋氏所謂法螺,赤土國吹之以迎隋使是也。梁武之樂,有童子伎倚歌梵具(貝)。”原“具”字爲“貝”字之誤。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螺类:螺(螺蛳;田~;钉~;骨~;豆~;法~;红~;蝾~;泥~;沼~) 蛳 ☚ 节肢动物 爬行动物 ☛ 法螺great triton,trumpet shellCharonia tritonisL.,僧道称海哱罗,通称梵贝。腹足纲,嵌线螺科。壳大,呈尖锥形或喇叭形,质坚厚顶部常磨损。螺旋部高,体螺层稍膨大。壳面光亮,黄红色,具黄褐色或紫褐色鳞状花纹。壳口大,卵圆形,内面橘红色,具瓷光。外唇边缘外伸,内缘具成对的红褐色齿肋。内唇有白色与褐色相间的条纹状褶襞。厣角质。暖海种,生活在浅海的岩礁或珊瑚礁海底,以海藻为食。产于中国台湾和南海诸岛;日本、菲律宾、新西兰、印度等海域亦有。肉可食,壳形美观,可供观赏。磨去壳顶,可作号角,为古代佛事和军用的乐器。 法螺 法螺trit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