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食作用antifeeding action药剂抑制昆虫味觉感受器,影响对嗜好食物的识别,使其找不到食物或憎恶取食,定向离开,直至饥饿死亡的作用方式。有拒食作用的因子有物理和化学的两种。植物外部形态,如多汁、强韧、多毛、有刺或棘以及一些特殊的构造,这些属于物理因子,可阻碍昆虫取食或产卵。有拒食作用的化学因子大多是植物外层组织的次生性代谢物: 有的是刺激取食,有的是抑制取食,抑制取食的称为拒食剂。在楝科、菊科、马鞭草科的植物中含有拒食作用的化学物质,拒食活性高、作用谱广; 对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直翅目昆虫都有明显的拒食作用。从天然存在于植物中分离出提纯物、萃取物、挥发油和其他物质作为拒食剂已有百年历史,至今已有300多种化合物,如糖苷类、醌和酚类、萜类、香豆素、木聚糖、生物碱、甾族化合物等,其中萜类有较强的广谱拒食作用。根据昆虫对拒食行为的反应及相应的时间因素,拒食作用有两种类型:❶绝对性拒食。昆虫表现出持续性回避直至饥饿而死亡; ❷相对性拒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控制昆虫取食。研究昆虫的拒食作用很有应用前途,如人工合成拒食剂,或利用拒食物质培育抗虫品种,用于害虫的综合治理。 拒食作用antifeeding使害虫产生厌食效应饥饿而死的杀虫作用。这类药剂称为拒食剂。昆虫取食后影响神经组织中生物胺的正常神经传导功能,而拒绝继续取食,即使对未用药剂处理的食物也拒绝取食,如杀虫脒及拒食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