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始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始皇前259—前210

秦始皇


秦王朝的缔造者。即嬴政。前246—前210年在位。庄襄王子,因生于赵地(一说秦与赵同祖),又称赵政。初即秦王位时,年仅十三,大权被相国吕不韦和宣太后嬖臣嫪毐所专。前238年亲政后,从吕、嫪手中夺回权力,起用尉缭、李斯、王翦、蒙武等文臣武将,进行统一中国的准备工作。从前230年灭韩开始,经过十年战争,相继攻灭山东六国,于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专制政权。统一后,立即开展巩固新生政权的活动。主要措施有;树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确定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制定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规定皇帝决裁天下大事,任免各级重要官员;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机构——中央设三公九卿,分理全国各部门事宜,取消分封,地方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亭、里,最基层设什伍组织;迁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销毁民间私藏的兵器;拆除战国时期各国边邻地区的河塞路障,修筑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灵渠等,联系全国交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令全国有田者如实呈报土地数额,徙民实边垦荒;修筑长城,东起辽东(今辽宁辽阳北),西到临洮(今甘肃岷县),令蒙恬将兵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之地,又派兵南定百越,戍五岭,设立闽中、桂林、南海、象郡四郡。这些制度和措施,对于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所造成的地区差异,促进统一形势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推行了一些错误的政策,如谪发贾人戍边,实行“除末”措施,妨碍了商品交流;“焚书”和“坑儒”,堵塞了言路,窒息并摧残了文化;滥用民力,赋税繁苛、刑罚酷烈,从根本上摧毁了社会生产力,把广大民众逼到了人与为怨、家与为仇的地步。西汉贾山指出:“秦皇帝身在之时,天下已坏矣,而弗不知也。”前210年,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死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此后不久,轰轰烈烈的全国农民大起义就爆发了。
秦始皇

秦始皇

《孟姜女》中的人物。他北筑长城,动用千万民夫,使长城下白骨累累。他拆散了孟姜女和万喜良这一对新婚夫妇,残酷地将万喜良筑造在长城之内。明清以来的传说故事写他见孟姜女貌美而起邪念,想纳她做妃子;孟姜女自尽后,竟用铁扫帚扫尸泄愤,更见他的荒淫暴虐,是人们经不断的艺术加工而塑造成的封建暴君的典型。

☚ 万喜良   梁山伯 ☛
秦始皇

秦始皇

班固《东都赋》云:“子实秦人……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昭襄,秦昭襄王。始皇,秦始皇(前259—前210)。先为秦王,公元前246年即位,前238年亲政,灭六国,一天下,前221年自称始皇帝。废封建,立郡县,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采李斯之议,焚灭《诗》、《书》。好神仙,仰不死,屡屡出游。前221年于出游途中病死于沙丘。

☚ 秦二世   秦穆公 ☛

秦始皇【同义】总目录


秦始皇秦圣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

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创建者,秦王朝第一个皇帝。姓赢名政,也生于赵国京城邯郸,故又名赵政。秦庄襄王之子。即位时(公元前264年)年仅13岁,由吕不韦等主持国政。公元前238年亲政后,镇压了嫪毒叛乱。次年又免去吕不韦的丞相职务。旋即重用李斯,并派王翦父子和蒙武父子等能征善战的将领,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建立了秦王朝。《史记》卷六有纪。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事统上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崭新局面。在他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中,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等大权于一身,树立起至高无上的权威。秦始皇信奉法家学说,一切“事统上法”,法家思想成为秦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时又以阴阳五行家的“五德终始”说作为其“事统上法”的一种理论根据。认为周为“火德”,秦代周必为“水德”,水处北方,寒冷严酷;水又属阴,阴主刑杀。故秦朝的“事统上法”和严刑“急法”,正合乎“五德”的要求。(2)法自君出,“皆有法式”。秦朝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大权独揽,言出法立,“命为制,令为诏”,全体臣民必须严格遵守。秦始皇“作制明法”,一切“皆有法式”,体现了“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3)崇尚暴力,严刑峻法。《汉书.刑法志》: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秦时法网严密,轻罪重刑,滥杀滥罚,“断狱以千万数”,人民备受其害。(4)推行文化专制主义。要求在文化思想上实行“统一”,搞文化专制主义。他“焚书坑儒”,使学术文化遭到窒息。秦朝统治者沿着这种极端政策走下去,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秦始皇前259~前210

即赢政,战国末期地主阶级政治家,秦王朝第一代皇帝。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正月生于邯郸(今属河北)。公元前246年,被立为秦国国君,此后,继续奉行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政策,发挥秦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诸方面的优势,进行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称始皇帝。始皇之十七年(公元前210)七月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秦始皇继承并发展了商鞅、韩非等法家的法律思想,强调以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确立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裂土分封,推行郡县制。秦朝在统一前后,颁行了大量单行法规,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军事、司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家庭婚姻等方面,重视“事皆决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反对仁义说教,主张严刑重罚,在立法上,将一些不应以刑法调整的行为,施以刑罚,颁行《挟书律》,命令焚毁《诗》、《书》。司法上加重了量刑。扩大了连坐刑罚中株连的范围,施用残酷的肉刑。严刑峻法的施行没有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反而促成秦王朝的早日灭亡。

秦始皇前259—前210

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至前210年在位。姓赢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初为秦国国君,即位时年仅13岁,由吕不韦执政。前238年亲政后,平定嫪毒之乱,免去吕不韦相权。以尉缭、李斯等人为谋士,以王翦父子为将帅,从前230年开始,对东方六国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到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大业。接着自称皇帝,废黜分封,设置郡县,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整套新的行政体制,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全国确认土地私有,统一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直道、五尺道;“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成果,扩大军队,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开五岭,移民戌边,使秦朝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达陇西,北到长城,南迄象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形成。后在成就面前失去理智,禁止儒生议论朝政,建阿房宫,修骊山墓,无限的赋税、徭役、兵役和残酷的刑法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引起强烈的不满。前210年病死后不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秦始皇

047 秦始皇前259—前210

即赢政。秦王朝的建立者、政治家。前246—前210年在位。即位初由相国吕不韦执政。前238年亲政后,诛杀嫪毐。次年,又免吕不韦相职。旋即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继续进行统一战争。由前230年灭韩始,至前221年灭齐,10年间悉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称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废谥法,以世计数,自为始皇帝。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废分封制,改设郡、县。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建驰道、直道,加强全国交通。集六国贵族和天下富豪于咸阳,收兵器;毁城防,确立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度,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巡视全国,焚书坑儒,严刑苛法,以巩固政权。派兵击匈奴,筑长城,南定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以巩固边防。始皇在位期间,还发70余万人,耗巨资修阿房宫和骊山墓,信方士,求神仙,寻不死之药,大举用兵,租役繁重,使民怨沸腾,去世不久即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 吕不韦   李斯 ☛

秦始皇前259—前210

秦王朝建立者,中国第一个皇帝。名嬴政。13岁即位,吕不韦及嫪毒擅权。公元前238年亲政后,平嫪毒叛乱,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继续统一战争。从前230年始,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划分全国为36郡,郡下置县;确定最高统治者称号为皇帝,明确皇帝至高无上,国家一切大事听其裁决,中央、地方重要官吏由其任免;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拆毁各地关隘城防,修筑四通八达之驰道;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定百越,设郡南疆。对巩固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同时由于他实行专制主义,焚书坑儒,严刑峻法,赋役繁重,连年征战,使人民不堪忍受。他死后不久即爆发农民大起义。参见“法学”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

中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治法律制度的创立者。在法律上,1.全面实行法治,以法为物之纪;2.“事皆决于法”,否定仁人说教;“事皆决于上”,法自君出;3.“专任刑罚”,用严刑重法;“专任狱吏”,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并用法律手段禁止言论和学术自由,焚书坑儒;重视法的实施,严惩违法官吏。参见“历史”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

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建立者。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即“赢政”。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13岁即王位, 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毒专权用事。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亲政后,镇压嫪毒叛乱。次年,免吕不韦相职。旋即任用李斯,并派大将王翦等继续进行统一战争。十七年,灭韩。次年,施反间计除去赵国名将李牧。十九年,攻入邯郸(今属河北),俘赵王迁。二十一年,克蓟(今北京市西南),迫燕求和。二十二年,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灭魏。二十三年,歼灭楚军主力。次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赵。二十六年,乘齐国不备,一举灭齐。10年之间,消灭割据称雄的6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分全国为36郡,郡下设县;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统一法制、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并修驰道、直道等,以加强全国陆路交通。又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定百越,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巩固了统一,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秦始皇前259-前210qín shǐ huáng

《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鳞鱼(2)。人名。即嬴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亲政后,10年之间,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分全国为36个郡,郡下设县,中央和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实行专制主义,严刑苛法,租役繁重,加以连年用兵,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去世后不久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qin shihuang

姓嬴,名政。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故又称赵政。战国时代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创建者。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庄襄王去世后即位,时年13岁。秦王政九年(前238)四月举行冠礼,亲理国政。粉碎权臣长信侯嫪毐叛乱;免“仲父”吕不韦相国职务;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并派大将王翦等继续进行统一战争。秦王政十七年到二十六年(前230~前221)的10年间,坐镇咸阳,运筹帷幄,指挥秦军先后消灭了韩、魏、楚、赵、燕、齐等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秦朝。嬴政称始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彻底废除分封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由皇帝任免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直道和驰道,加强全国陆路交通管理;筑辽东(今辽宁辽阳市北)至临洮(今甘肃岷县)的长城。即位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发兵征服百越(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设置闽中、桂林、南海、象郡。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禁设私学,除《秦记》、医药、卜筮之书外,焚烧各国史书和民间所藏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在咸阳坑杀以古非今的方士和儒生460多名,史称焚书坑儒。同年,驱使刑徒70万,耗巨资修筑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到始皇末年,秦郡数目由统一之初的36个增至40余个;秦朝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北据河(指黄河河套一带)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前221年到前210年,先后五次巡行全国,沿途刻石颂德。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时年50岁。当年九月葬于骊山。

☚ 秦灵公   秦晟 ☛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

即秦庄襄王之子嬴政(或作赵政,“政”亦作“正”)。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十三岁, 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及所宠信的宦官嫪毒专权用事。前238年亲政后,镇压嫪毒叛乱,并清除吕氏集团,从而巩固了王权。旋即任政李斯,派王翦等大将继续进行统一战争。从前236年到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后分全国为36郡,郡下设县、乡、亭、里等行政机构;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 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 中央的三公九卿和地方郡县的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令黔首自实田,实行土地私有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建驰道、直道和在今云南、贵州地区通“五尺道”,加强全国陆路交通;派兵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定百越,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并通西南夷,开发少数民族地区。这些措施有助于巩固统一和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影响极为深远。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专制主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用急刑峻法治天下,杀人如草芥,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又销毁民间兵器, 焚烧过去各国的史书和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 坑死以古非今的方士和儒生460余名。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大建宫室,大造陵墓,横征暴敛,头会箕赋,力役“三十倍于古”,租赋“二十倍于古”,使百姓“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另不惜巨万,派方士浮海寻求不死之药,企图长生永寿;又五次亲巡天下, 既有耀武扬威加强控制之意图,又含游乐求仙之目的。就在巡游途中,他一病不起,死于沙丘(今河北巨鹿东南)。其后不满五年,偌大的秦王朝, 便在农民革命烈火中覆灭。

☚ 秦庄襄王   秦二世 ☛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

即赢政。战国晚期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秦庄襄王之子。即位时年仅13岁,故由吕不韦和嫪毒专权。前238年亲政以后,镇压了嫪毒的反叛。次年,罢免吕不韦相职。随即任用李斯、王翦等人,进行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历经10年,先后攻灭韩、魏、赵、楚、燕、齐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统一局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措施。首先,创立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官僚制度。由左、右丞相担任皇帝的助手,由三公九卿分管中央事务。所有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员均由皇帝任免,其官爵俸禄概不世袭。这种官僚制度保证了皇帝专断独裁的地位,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特权。其次,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郡设守、尉、监三官,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权,郡下设县,大县设令,小县设长,掌管一县事务; 另设县尉和县丞,分管军事和司法。县以下设乡、里、亭等基层政权机构,各设长官以司其职。第三,实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重大改革。“使黔首自实田”,肯定全国范围内的土地私有制;废除六国文字,全国一律用秦篆字体;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车轨制度; 摧毁六国城池堡垒,修筑驰道,兴建万里长城; 派兵统一“南越”; 移民开发岭南。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对消除分裂割据、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都有着积极影响。第四,强化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封建专制,实行“焚书坑儒”。前213年,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除了保留博士官藏图书、医药、卜筮和农业书籍之外,焚烧了《诗》、《书》、百家语和以前各种史书。并严格规定,有敢谈论《诗》、《书》者杀头,以古非今者灭族。次年,他得知卢生等人背后讥议他“贪于权势”,即令追查,盛怒之下,将460多名儒生定以死罪,全部坑之于咸阳城郊。“焚书坑儒”给古代文化典籍造成了极大损失,许多文人儒生死于不白之冤。但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做法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反动势力。他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统一。但他一意推行专制集权政治,所施刑罚极其残酷,所征赋役极其繁重,致使秦王朝统治阶级同广大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因此,秦王朝的统治基础迅速崩溃。

☚ 扁鹊   郡县制 ☛

秦始皇

见“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qin shi huang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g Dynasty

秦始皇前259—前210

即嬴政。战国时秦国君,庄襄王之子,秦王朝之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即位时年幼,吕不韦与太后宠臣嫪毐专权用事。前238年亲政,平嫪毐之乱,免吕不韦相,废太后。旋用李斯为相,派王翦等大将东征,由前230年灭韩始,至前221年灭齐,十年间悉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于全国设郡县,确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为始皇帝,一切政务皆决于皇帝,中央至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南定百越,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销毁民间兵器、焚书坑儒。不惜民力,修阿房宫、骊山墓。数出巡视,刻石颂德。前210年,巡视途中病卒于沙丘平台 (今河北广宗西北)。

秦始皇

见 嬴政

秦始皇前259—前210

即嬴政。又名赵政、秦政。战国末期的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子。前246—前210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十三岁,前238年亲政后,镇压了宦官嫪毐的叛乱。次年,免专权大臣吕不韦的相位。重用李斯、尉缭,并派王翦等大将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先后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巩固统一,确定最高统治者名号为皇帝, 自称始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统一法律、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宽度。拆毁战国时各国相邻边境上的城防工事,收缴销毁民间兵器,迁徙六国豪富。修筑驰道、直道,在今云南、贵州地区开“五尺道”, 以加强全国陆路交通。北击匈奴,南定百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实行文化专制、 “焚书坑儒”,严刑酷法,赋役繁重,连年动兵,滥用民力,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死后不久,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导致秦朝灭亡。参见“郡县制”及“焚书坑儒”。(参考图161—1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