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始皇嬴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Qinshihuang Yingzheng

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前247年, 庄襄王死, 13岁的嬴政代立为秦王, 国政为相国吕不韦和宦官嫪毐(laoai)所把持,统一事业没有显著进展。前238年, 嬴政开始亲理国政。他首先平定了嫪毐的叛乱,免去了吕不韦的相职,把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接着, 又当机立断, 作出了推进统一六国战争的重大决策。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 制定了统一战争的战略和策略。从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嬴政为炫耀自己统一天下的功德, 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 创立了 “皇帝”的尊号。随后, 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建立了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 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订和颁行统一的封建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 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 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在经济上, 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史记·秦始皇本纪》)。又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废止战国时代的各国货币, 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交通,又实行车同轨,堕毁原东方各国的城廓,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直达九原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在思想文化上,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为秦朝的专制主义统治制造神学根据。又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又坑杀儒生460余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继续进行扩大统一的战争。他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又南定百越,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秦始皇是很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但因刚愎自用,以刑杀为威,大臣多怕获罪,不敢指陈他的过失。他生活奢侈,大修豪华的宫殿和骊山墓。先后五次大规模巡游全国各地,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为求长生,召集方士求神仙,浪费大量财物。连年用兵,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们纷纷起来反抗,揭开了反秦斗争的序幕。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七月,他出巡北还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葬于骊山。

☚ 秦   皇帝制度 ☛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前210QinshihuangYingzheng

战国时秦国国王。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死,其子嬴政继承王位。因年幼,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和宦官嫪毒手中。公元前238年,嬴政亲政后,首先平定了嫪毒发动的叛乱,又免去吕不韦的相国职位,并起用尉缭、李斯、王翦、蒙武等文臣武将,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准备工作。从公元前230—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6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政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巩固集权统治的措施。首先,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确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认为:“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遂将古代传说中“三皇”与“五帝”的名号合一,称为“皇帝”。皇帝自称曰“朕”。他还废除谥法,自称“始皇帝”,子、孙继位,为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制,皇帝对天下一切大事具有最高裁决权。为防止六国贵族的分裂复辟活动的发生,秦始皇迁豪富于咸阳、南阳及巴蜀等地,仅迁往咸阳一地的豪富就达12万户;又下令将流散于民间的兵器集中到咸阳加以销毁。在经济上,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拆除战国时期各国用于阻塞河道的堤防,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以及开凿了沟通湘江、漓江的灵渠,有利于交通运输和农业灌溉。又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与此同时还废除6国旧货币,使用统一的新币,这一系列措施使全国各地政治、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巩固统一。在思想文化上,秦始皇命李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作为标准文字,在全国推行。为实行思想专制,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于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下令焚《诗》、《书》、《百家语》等书,禁止私学。第二年,又将460多个曾对秦始皇专制措施表示不满的儒生和方士全部坑杀于咸阳。焚书坑儒打击了一些复古势力和不利于统一和改革的思想,但对古代文献的保存和学术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摧残。秦始皇在位期间,为了防止匈奴族对秦朝的侵犯,调集大批军民在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又派蒙恬率30万秦军北上抗击匈奴,保证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秦始皇晚年,刚愎自用,实行严刑峻法,生活奢侈,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修筑阿房宫和骊山陵,人民的租赋徭役负担沉重,生活日益困苦,社会矛盾尖锐。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葬于骊山。

☚ 韩非   李斯 ☛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

嬴政 (公元前259—前210),因其出生于赵,又名赵政,是我国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皇帝。秦赵渑池之会后,昭王派太子安国君之子异人赴赵为人质,异人之母夏姬失宠于安国君,故其也受冷落。赴赵后,赵孝成王因秦攻赵而想杀异人,虽为平原君阻止,但却待异人不善。后异人遇阳翟商人吕不韦,吕认为异人奇货可居,遂与其结交。先送礼给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及其姐姐,并说异人好话。由于华阳夫人无子,吕又乘机请其收异人为子,华阳夫人允并劝安国君,终立异人为嫡嗣。因华阳夫人是楚人,异人更名子楚。吕不韦遂将已怀孕的宠妾赵姬献给子楚,后生赵政,故政实为吕不韦之子。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赵国危急,遂欲杀异人,吕不韦买通看守,和异人逃回秦。公元前251年,昭王死,安国君即位为孝文王,立子楚为太子 。赵为讨好秦,只得送回赵姬和8岁的赵政。三天后,孝文王死,子楚立为襄王,政为太子。公元前247年,异人死,政即位。
嬴政继位初,因年幼而由吕不韦当权, 公元前239年, 王弟成𫋳和樊于期带兵攻赵时谋反, 成𫋳死于屯留, 士兵皆被斩首戮尸,樊于期逃到燕,其族被灭。公元前238年,政平息了与其母私通的假宦官嫪毐的叛乱, 放逐赵姬到雍, 又因嫪毐是吕不韦所献,遂罢其相位,吕遂饮鸩自尽。随后,政下令逐外国人,因李斯上书陈情而作罢。公元前230年,派内史腾带兵10万攻韩,韩派公子非入秦,政本来器重韩非,但听信李斯谗言杀之,遂灭韩,俘韩王安。次年,派王翦、羌刬攻赵,取邯郸,俘赵王迁,赵灭。他将当年在赵时欺负自己之人坑杀。赵将颜聚带上公子嘉至代城为代王,准备复国。公元前227年,燕公子丹派荆柯刺政未成,荆柯、秦武阳被杀。政大怒,派王翦携子王贲伐燕,得太子丹首级,燕迁至辽东。公元前225年,派大将王贲伐魏,王贲引河水冲坍梁城墙,俘魏王假,魏亡。公元前224年,派王翦攻楚,次年楚灭,楚将项燕自杀。公元前222年,派王贲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同年攻代,俘代王嘉。公元前221年,灭齐,俘齐王建,至此,灭六国统一中原。
政灭六国后,为宣扬功业传后世,命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讨论改换名号之事,最后决定改称皇帝,自称朕,其印称玺,命称制,令称诏,子孙后代以世计算称呼。同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 ,设管宗庙礼仪的奉常,管皇帝保卫的郎中令、管皇宫警卫的卫尉、管皇室车马的太仆、管刑罚的廷尉、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典客、管宗室亲属事务的宗正、管粮和货的治粟内史、管税的少府等九卿。为防止人民造反,始皇收天下兵器至咸阳,铸成各重千石的铜人12个。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认为天下初定,应分封诸子为诸侯以助治理 。群臣皆赞同,唯廷尉李斯认为西周分封以致诸侯混战 ,故此事不可行。最后,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分天下为36郡,各郡设郡守、丞尉、监御史,分别负责政治、军事和监察。始皇又下令做了一系列的改制,主要有:
❶修筑万里长城。为防止匈奴南下侵扰,始皇派大批人在原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连接了北方长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地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
❷统一度量衡。此举便利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换算,促进了经济交往。
❸统一货币。废除了诸侯不同形状、重量的钱币,改用半两的圆形方孔钱,被称为 “秦半两”,金则以镒为单位。
❹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令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写出 《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标准范本在全国推广。
❺统一语言。命令以原春秋、战国时士大夫和读书人所用的雅言为标准语言,向全国推广。公元前213年,始皇设宴,博士淳于越等再次请求设诸侯,李斯再次反驳,并认为各个学派为了标榜自己而互相攻击,法令一出便评头论 足,不利于法律的推行,因而建议秦国传纪以外的诗书、百家著作尽皆烧毁,只有博士官因职责需要可以保存 ,其余的人如不烧此类书即派去守边,有私下谈诗书者弃市,官吏知情不报者弃市。此外,医书、卜筮、种树的书因为对日常生活有用,可以保留,始皇同意了,遂令天下焚书,世称祖龙一炬。次年,方士侯生、卢生议论,认为始皇刚戾自用,重刑轻礼,且不许别人指责其过,又贪于权势,因此,不能为其讨仙药,于是溜走。始皇怒其议论和逃匿,令查办诸生,查出460多人犯禁,全部坑杀,较轻者则发配边关。此事与焚书,史称 “焚书坑儒”。大公子扶苏劝其修仁政,始皇一怒之下迁其至北疆监视蒙恬军。
始皇为人残暴,这与其幼年在赵的遭遇不无关系。他的性格喜怒无常,一方面,他崇尚以法治国,严刑峻法。动辄刖足、割鼻、杀头,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户犯法,连坐邻里。这是秦孝公任命的商鞅制定规章的沿袭; 但另一方面,始皇的定罪又往往凭一时喜怒。有人在陨石上刻下 “始皇帝死而地分”,当其查不出作案人时,竟将陨石附近住户居民全部杀死; 他听信卢生之言而隐匿行踪。一次,在山上见丞相随从车辆甚多而不满。当宦官将此事告诉丞相而丞相改正后,始皇又认为是宦官泄密而杀尽当日随从宦官。始皇的喜怒无常不仅及于人,还及于物。他出巡至琅玡时,住得高兴,遂迁3万户至此,并免其12年徭役; 公元前219年,在泰山封禅时遇雨,他避雨于树下,遂封此树为五大夫; 后到湘君祠,遇大风几乎无法渡江,在问明湘君来历后 ,始皇大怒,竟令3000犯人将湘山之树砍光,使地上露出了红色的土壤。但尽管始皇残暴,他却并非一概不听别人劝谏。在平息嫪毐之乱后,齐人茅焦直谏, 说他杀死假父是有嫉妒之心; 随后乱棍打死嫪毐与赵姬所生的二子,即他的同母弟弟,是为不慈; 幽禁太后赵姬于阳宫是不孝, 又杀了茅焦之前为此事进谏的27人是桀纣之治。随即,茅焦解衣以待处死。按政的性格,茅焦本应必死无疑才对,但这次政却不仅免其罪,还立其为仲父,拜为上卿;公元前246年,韩为让秦兴土木而消财,从而无力扩张,派水工郑国赴秦,请求修渠。修筑中,秦发觉其意图。欺君者应死但郑国陈说了渠修成后可以发展经济的好处,政不仅饶了他,还让他继续修筑,终于修成了著名的郑国渠。此外,始皇生活奢侈,尤其是大兴土木建宫室。其阿房宫,东西500步,南北50丈,上容万人,下可立5丈旗; 其骊山陵墓,高50丈,周围5里,在墓内修了宫殿,用铜封泉眼,将棺椁置于其中,以水银作江河海川,用机械驱动流通灌注,用明珠作星辰,用黄金作凫雁,用人鱼膏做烛以长明不灭,并仿制百官、器具,遍设机关以防盗墓。工程非常浩大。该陵墓和阿房宫的修建,共用犯人70多万。始皇还下令方士寻找长生仙药,当徐市骗他说是因大蛟鱼阻挡才不得仙药时,始皇遂命人捕杀。在罘地亲射杀一鲸,其荒唐可见一斑。
始皇一生数遭行刺,荆柯死后,参与此事的高渐离因善击筑而受到始皇爱惜,遂破例只令其失明而为自己击筑。不想,后来高渐离将铅藏在筑中砸始皇,未成功,始皇即诛杀之,从此不再信任各诸侯国新归附之人。韩国贵族后裔张良 (即后来助刘邦之留侯),为给韩报仇,弟死不葬,且散尽家财寻求刺客,终于得到一位力士,其人的兵器为120斤的大铁锥。公元前218年,始皇东巡到阳武县博浪沙,张良与该力士伏击刺杀,但锥误中始皇随从之车,始皇怒而下令全国搜捕10天。公元前216年12月,他夜间微服出宫,在兰池遇人刺杀,幸亏随从的武士杀死行刺人才脱险,遂令关中大规模搜索20天。
始皇还喜欢巡行,前后达5次。最后一次是公元前210年,左丞相李斯和始皇幼子胡亥同行。返回到平原津时,始皇患病,后死于沙丘平台。死前,曾诏令大公子扶苏参加葬礼并登基。但中车府令赵高扣留诏书,又与李斯商议恐诸公子及天下大乱,故密不发丧并纂改诏书,立胡亥为太子,赐死扶苏、蒙恬。因时值暑天,其尸发臭,胡亥便令装一车鲍鱼以掩尸臭,直到回咸阳后才发丧。
始皇一生有功有过,他勤于国事,每天要阅读大量文书,故而给自己制定了阅读任务,以衡石称书,只有阅读达到了规定的重量才可休息。同时,他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混战的局面,又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语言、钱币,并修筑长城以保证不受匈奴侵扰。因此,尽管他残暴,被公认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的功绩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 韩非   李斯 ☛
000074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