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始皇巡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始皇巡游 秦始皇巡游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以后,曾五次巡游各地。他每到一地,都立石、祭祀,“颂秦德、明得意”( 《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示强威,服海内。公元前220年,始皇首次出巡,到达陇西、北地二郡,登鸡头山 (今宁夏泾源县西,相传黄帝登此山),向匈奴示威。次年,他再次出巡,东上邹峰山 (今山东邹县) 刻石; 又上泰山、登之罘山(今山东邹县),分别刻石,行至琅邪台 (今山东诸城)。因为东周时,越王勾践灭吴,曾迁都琅邪,筑高台与诸侯会盟,尊奉周天子,秦始皇在此停留三个月,徙黔首三万户居台下,以此表扬勾践尊周,鼓励南方的越人内附向秦。当他继续南巡,舟至湘山 (今湖南岳阳西南) 时,忽然雷雨大作。秦始皇大怒,命3000刑徒斫树,使湘山变成秃山,向湘神显示其皇威。公元前218年,他再次东巡,登之罘刻石。三年后,他第四次巡游,东至碣石山 (今河北昌黎)。这时,匈奴屡屡内侵,秦始皇又亲自巡视北边,派将军蒙恬发兵30万击败匈奴,夺取河南地。公元前210年,他第五次巡游,南下至九疑山(今湖南宁远),沿江东下,到会稽山 (今浙江绍兴),刻石,祭祀大禹。相传越俗男女关系不严,秦始皇在此刻石,强调 “禁止淫佚” (同上),宣布杀奸夫无罪,以正越俗。经琅邪返回,行至平原 (今山东平原) 患病,死于沙丘平台 (今河南平乡)。通过屡次巡游,秦始皇及时发现问题,统一制度、巩固边防、订定文字、矫正风俗、大规模移民并歌功颂德、祭祀山川,确实达到了威慑四海、巩固统一的目的。 ☚ (三) 出行 汉武帝封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