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始皇兵马俑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始皇兵马俑坑也叫秦俑坑、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在秦陵东1.5公里的西杨村南。1974年春,陕西省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村民在村南打井,3月29日发现了大型陶俑。秦兵马俑坑被发现了。从1974年到1976年,相继发现了三个俑坑,依次定名为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坑,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秦始皇帝陵三号兵马俑坑。三个俑坑占地五万多平方米,以不同的军队排列形式,组成一个军队屯聚的军事内容,象征着始皇帝地下王国的冥军。一号坑东西230米,南北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是一个东西长的矩形方阵。坑内的兵种有车兵和步兵约6000件。坑的东端是一个敞廊,排列着三排面向东的战袍武士俑,每排68件,共204件,组成这个方阵的前锋。坑的南面是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组成方阵的右翼。坑的北边是一排面向北的武士陶俑,组成方阵的左翼。坑的西端也是一个敞廊,有三排武士陶俑,其中一排面向西,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是方阵的主体部队。坑的中部有38列面向东的陶武士俑,并间有战车。车后有驭手俑一件,车士和戎左右各一件。车后是随车徒兵。其随车徒兵的数目与周及春秋规定的数目均不相同,而且各车车后徒兵数目不一,有的80件,有的120件,最多达200多件。现在一号坑已发掘4000多平方米,出土陶俑2000多件,车马70多件,战车18件。据此推算,一号坑可出土陶俑6000件,车马180多件,战车40余件。秦俑二号坑在一号坑东端北20米,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个矩尺形的军事阵容,由车兵、步兵、骑兵组成。坑的东部是一个步兵方阵。外面四周有172尊立射武士陶俑,中间有160件坐姿武士陶俑(即俗称跪射俑)。这个方阵的后面,从南向北,军容的形式比较复杂。南部有八列战车,每列八乘,共64件战车组成的方阵。每车后3件陶俑。接着是3列战车组成的长方形方阵,每列六件战车,车后有8至36件陶俑。接着是车兵与骑兵组成的矩形方阵。每列前面是两乘战车,后面是8队骑兵,每队四列。二号坑还没有发掘,经过试掘后推算,二号坑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多件,战车89件,车马356件,骑兵鞍马100多件。二号坑西120米,一号坑西端以北25米是三号坑,面积300多平方米。坑形呈凹字形。坑的中部为一具战车,车后四件陶俑。坑的南部由东向西,陶俑面对面排列。坑的北部的陶俑亦面对面排列。三号坑共有陶俑68件。坑中出土的兵器主要是殳,并有鹿角、兽骨。专家们认为,这是秦俑三个坑的指挥机构,即统帅部,古代叫军幕。最近有的学者认为是军社。三号坑已全部发掘。秦俑三个坑中出土的陶俑总计7 000余件,数量多。同时个体大,陶俑高为1.60米至1.96米,陶马也同真马同大。出土的兵器有戈、矛、殳、戟、铍、剑、弯刀、𫓰、弓、弩,自成系列。 这些兵器皆为青铜所造。坑中的陶俑是入窑烧后绘彩的。它对研究秦代礼制、军制、科技、艺术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国内外学术界及观众所企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