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头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头吟

典源出处 晋·葛洪 《西京杂记》卷三:“ (司马) 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 《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玉台新咏》古乐府诗六首之一《皑如山上雪》 题注云,一作 《白头吟》。并按:“古辞 《白头吟》 二首,一首本辞或作卓文君诗,一首晋乐所奏。”诗曰:“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 (xiedie) 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释义用法 汉代司马相如将纳茂陵人女子为妾,其妻卓文君作 《白头吟》表示与司马相如诀绝。后用此典表现失宠后的哀怨自伤之情。
用典形式
【白头曲】 宋·苏轼:“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白头吟】 唐·骆宾王:“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唐 ·李白:“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唐·杜甫:“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宋 ·杨亿:“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
【白头词】 宋·杨亿:“短梦残妆惨别魂,白头词苦怨文园。”
【沟水流】 唐·李商隐:“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头白哀吟】 元·吴景奎:“许身肯作王孙女,头白哀吟对马卿。”
【沟水欲如何】 唐·李商隐:“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白头吟bái tóu yín

形容女子被抛弃的哀怨之情;也形容人不得志,心情怨抑。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古乐府诗《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嫋嫋,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骆宾王《在狱咏蝉》: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李白《白头吟》: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

白头吟

白头吟

乐府歌曲名。《楚调曲》之一。古辞今存,写男有二心,女来决绝,并表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故名《白头吟》或谓汉司马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其妻卓文君作《白头吟》以示决绝,不足为信。

☚ 楚调曲   泰山吟 ☛
白头吟

白头吟

全名《卓文君白头吟》。孙仲章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卓文君故事民间传说颇多:卓文君寡居后,自择司马相如,结为婚姻。后来司马相如又要娶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司马相如就未纳妾,故事见《西京杂记》。《白头吟》当据此敷衍而成。剧本已佚,具体内容不详。

☚ 勘头巾   遗留文书 ☛
白头吟

白头吟

汉乐府篇名。《玉台新咏》卷一题作《皑如山上雪》。《乐府诗集》载入卷四一《相和歌辞·楚调曲》。此为痴情女同负心人断交的诀别词。起始描绘“山上雪”、“云间月”两种世上最高洁的事物,作为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纯洁的象征。继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作正面表白,最终言“男儿重意气,何以钱刀为”,以“情义”超越金钱的铮铮宣言呼应起始,结束全篇,表现了女主人公重情不重钱的高尚品质。晋葛洪《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此说不可信,本诗内容与文君、相如的爱情波折并不相关。而据《宋书·乐志》,本诗与《江南可采莲》、《乌生八九子》等同为“汉世街陌谣讴”。故《白头吟》乃是一首来自民间的诗作。王夫之曰:“《谷风》叙有无之求,《氓》蚩数复关之约;汉人乐府如此篇,何让‘三百’!”(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卷五)

☚ 蜀道难   泰山吟 ☛

白头吟

 

[汉]民歌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願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首诗收在《乐府诗集》里的《相和歌辞》中,属楚调曲,是汉代“街陌谣讴”之一。虽然也有人据《西京杂记》说是文君自绝相如之作,其实,根据并不充分。冯舒《诗纪匡谬》就指出:“《宋书·大曲》有《白头吟》,作古辞; 《乐府诗集》、《太平御览》亦然。《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山上雪》,非但不作文君,并题亦不作《白头吟》也。惟《西京杂记》有文君为《白头吟》以自绝之说,然亦不著其辞。或文君自有别篇,不得遽以此诗当之也。”这里所说录为本辞,另一首为晋乐所奏, “为谐节奏,每增数语”,内容与本辞同。
 对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尽相同,有的尚有微词,但大都认定为弃妇之辞。王运熙先生在《汉代的俗乐和民歌》一文中说:“封建婚姻制度既然规定了‘七出’等等压迫妇女的条文,妇女们就常常遭受男子的遗弃。乐府民歌中《白头吟》、 《怨歌行》、 《塘上行》、《上山采蘼芜》等篇,都是描写弃妇哀怨的优秀诗作,堪与《国风》的《氓》和《谷风》比美。”我们认为,一定要把这首诗断为“弃妇”之辞,未免有点儿绝对化,不如说“这是一首女子向用情不专的爱人表示决绝的诗”要好一些。
 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解,分为四解。
 第一解,是女子自述来意,要与所爱的人彻底决裂。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二句是比兴,说爱情应该纯洁光明,象山上的积雪那样洁白,象云间的明月那样皎洁。这里,首先提出了真挚爱情的标准,当然也是女子的自我剖白,为全诗主骨张本。“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二句是承前直叙其事。既定的真挚爱情的标准是纯洁光明,而女子所钟爱的男子变心了,暗地里另有所爱,所以,女子“闻”之即“来”,主动果断地提出要同男子彻底决裂。这两句语言紧凑利落,有效地表现了女子爱憎分明、泼辣倔强的性格,在叙事中把女子的形象写得呼之欲出。
 第二解,借写决别来痛斥男子的无情。 “今日斗酒食,明旦沟水头”二句写情变之快 这里“今日”和“明旦”对举,极言其快“斗酒会”,借饮酒聚会,喻当初男欢女爱: “沟水头”,实“沟水头之人”的省称,借人在水流,来喻此刻的情去恩移,双方毫无干系,以“斗酒会”和“沟水头”对举,旨在指责男子感情变化无常,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二句,从形式到内容是对“沟水头”的进一步补充“躞蹀”,小步踱行的样子“东西流”,不是东西分流,而是东流“东西”的编义复词,这里编用“东”的意义。这二句为女子设想之词,写和负心汉别后,自己在御沟边心情沉重地徘徊,而流水无情地向东流去,两相比衬,痛斥男子的无情。
 第三解,写在痛苦中对幸福爱情和婚姻的憧憬“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二句是由自己忧伤联想到人家嫁女时的啼哭,妙在“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已在里许”。见朱玉谷《古诗赏析》“凄凄”,同“悽悽”,悲伤的样子“嫁娶”,编义复词,这里编用“嫁”的意义。古时嫁女常啼哭,在诗中女主人公看来,大可不必,只要嫁得一个用情专一的男子,能够白头偕老,这就是幸福了, “顾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是女主人公对幸福爱情和婚姻的憧憬。“心人”,用情专一的人。这里的“一心”和前边的“两意”照应,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第四解,缅怀初恋的情况,指出情变的原因,“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二句是对初恋生活的甜蜜的回顾。“竹竿”,指钓竿“袅袅”,这里形容钓竿柔长而有节奏地摆动的样子, “簁簁”,本指羽毛沾濡湿润,这里形容鱼尾象沾湿的羽毛,在中国古代歌谣里,钓鱼常常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如《诗经·卫风·竹竿》:“箴箴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毛《传》:“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鱼竿是那么柔长闪动,鱼儿是那么活泼新鲜,借以比喻男女之间情欢意洽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二句指出了情变的原因“意气”,指感情,“钱刀”,即钱币,古代的钱币有铸成马刀形的,称为刀币,女主人公从甜蜜的回忆到悲苦的现实中来之后,她困惑了,象是自问,又象是责问负心汉:男儿本当看重感情,为什么把金钱看得比感情还重要呢?反话正说,讥刺男子贪得钱财,攀附富有之门,廉价地出卖了自己的感情,点出了情变的原因 女主人公对负心汉无比愤慨、卑视,形象越发显得高大
 综上看出, 《白头吟》这首诗从女主人公自述爱情方面的不幸遭遇中,揭示了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罪恶,表现了不幸女子鄙弃邪恶、追求幸福的品格和理想。
 这首诗在塑造形象、表现手法、篇章结沟诸方面很有特色。
 作者在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时,不是去描绘她的外貌和服饰,而是写其认识、语言、行动,侧重发掘那种“内在的光芒”——“纯真、强烈的感情、清醒、深邃的思想,爽朗、大胆的个性” (见赵其均《读〈白头吟〉 (本辞)》),这便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感人至深。
 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丰富诗篇余韵,作者又选用了虚实相映的表现手法。通篇集中力量直接描绘女主人公的诸方面,而写负心汉却惜墨如金,只是从女主人公的两句话里朦胧地点其品质。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性,有效地揭示了主题,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和想象的广阔天地。
 服从表达内容,刻画人物的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地采用了峰断雾连的结构方式,把诗篇错杂的时空写得一脉贯通,把人物纷繁的思绪写得周密深邃,无愧“妙口妙笔”之誉!

诗词《白头吟》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⑥


 【注释】 ①皑:霜雪之白。皎:明洁,洁白。两句言:男有二心已如雪之白、月之明,是明摆着的事了。一说,两句是女主人公比喻自己爱情的纯洁。②两意:二心。决绝:断绝。决,别。③斗:盛酒之器。明旦:明早。沟:即下文的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水沟)。躞蹀(xie die泄蝶):缓行貌。东西流:暗喻与情人分道扬镰,从此决绝。④嫁娶:偏义复词,偏用嫁字的意思。⑤簁(shi施)簁:鱼尾润湿之貌。我国古代歌谣中常以鱼作为匹偶的隐语,以钓鱼作为男女求偶的隐语。两句以隐语表现男追女时二人情投意合、欢爱无已的情景。⑥意气:情义。钱刀:即钱。古代所铸的钱币有的形如马刀,故称。为:语助词。
 
 【译文】 洁白有如山上的积雪,明洁有如云间的朗月。听说你产生了二心,故来同你表示断绝。今天最后一次饮酒聚会,明天一早就在御沟边分手。小步徘徊在御沟边上,从此沟水东西分流。悲伤流泪啊流泪悲伤,其实出嫁用不着哭哭啼啼。但愿能找到一个一心之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竹竿钓鱼时晃晃悠悠有多轻快,鱼被钓上时湿漉漉的有多欢愉。男儿应当珍重情义,何必一头扎进钱眼里!
 
 【集评】 元·刘履:“格韵不凡,托意婉切,殊可讽咏。后世多有拟作,方其简古,未有能过之者。”(徐师曾《乐府明辨》卷五引)
 明·许学夷:“沛然从肺腑中流出。”(《诗源辨体》卷三)
 清·成书倬云:“此诗看他自起自落,古趣盎然,无一语作扭捏态,便非后来闺秀所及。”(《多岁堂古诗存》)
 清·王尧衢:“感离合之无常,因重伤其凄楚,曰嫁女不须啼者,因愿得终始一心白头相守之人而事之耳。彼钓竿之长弱,鱼尾之动摇,不相投合,岂知男儿所重者意气,何用以钱刀买妾为哉!盖忘著犊鼻裩涤器之时矣。语此以讽之,而怨情深矣。”(《古唐诗合解》卷一)
 清·张玉谷:“首四,以山上雪、云间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两意人,随以当与决绝,点清诗旨。‘今日’四句,决绝正面,暂会即离,复借喻于沟水分流,以见永无重合。‘凄凄’四句,脱接暗转,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已在衷许,最为灵警。末四,复接一喻,借鱼之贪饵,点明男子贪色之非,而以当重意气,收转贵乎一心,不用钱刀,破其所以忽有两意之故,真能使曾著犊鼻裩者汗出如浆,不果娶妾,宜哉。”(《古诗赏析》卷上)
 
 【总案】 这首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山上雪》,《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楚调曲》。《西京杂记》附会为卓文君因司马相如欲另娶茂陵女而作,前人虽信者颇众,但也有人辨正之。诗写女子向用情不专的情人表示决绝,有哀怨,有慨叹,也有诘责,于委婉蕴藉中表现了极复杂炽烈的情感。女子爱则倾其赤诚,既知对方有了二心,便主动前来决绝,既已决绝,又复相会,既相会矣,更复置酒,其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其从容、镇定、自信、有主见、有思想,尤令人称绝。勿宁说,这既是一个爱情失败者的形象,也是一个爱情胜利者的形象。

哲理诗《白头吟》原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一朝将聘茂陵女, 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 落花辞条羞故林。


 《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乐府诗集·楚调曲》载汉乐府《白头吟》诗云:“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汉乐府《白头吟》原诗并未明言其本事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故事,《西京杂记》之载,似为后人附会。可是李白的《白头吟》却以认定二人本事为前提,写上此作。
 诗中用“一朝”与“因赠”对举,写出了卓文君听到司马相如再娶“茂陵女”之后立即做出的反映。其反映之快说明了卓文君的果决和勇敢。接下来以《白头吟》原诗之句“沟水东西流”为本,写下极富哲理的末二句:流水东去就不再西归,花瓣离开花枝也就羞于再回故林。李诗此二句原为卓文君表示决绝态度之言,但是,后人又赋于其新意:事物既已向前发展,则不必再留恋过去,而要以一往无前的精神迎接未来。

古代爱情诗词《》白头吟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无名氏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首诗,最早见于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为《皑如山上雪》。《乐府诗集》归入《相和歌·楚调曲》。此诗属汉乐府古辞,本是来自民间的作品。《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把作者说成是卓文君,并不可靠,恐出于后人的附会。
 诗以比兴开头,用高山积雪和云间皎月,象征纯洁的爱情,反映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理想的追求。然而,现实生活与理想的距离又是多么遥远! 三、四两句诗,即直接切入主题。当初信誓旦旦的情人,如今已变了心。这对于一个真诚追求纯洁爱情的女子,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与众不同的是,女子闻知男子有“两意”之后,没有丝毫的缠绵留恋或哀哀求告,而是果断地采取了断绝关系的选择。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勉强维系下去的虚假爱情,不但不会给她带来幸福,只能酿成更大的悲剧。“闻君”、“故来”,干脆利落地揭示出人物在这种清醒的思想指导下的果断态度。开头四句,“咄咄逼人”(钟惺语,见《古诗归》),鲜明地刻画出女子泼辣倔强的性格。“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是写具体的行动。今天的饮酒只是最后的聚会,明天便如同沟边路人,各奔东西。斗,是盛酒的器具,“今日”、“明旦”对举,又见出女子对自己选择的义无反顾。这样的分手,看似异常平静,其实在女子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躞蹀”两句,便写出了女子此时极不平静的心情。御沟,流经或环绕皇帝宫苑的水沟。躞蹀,小步徘徊的样子。东西流,实指东流。分手之后,女子孑然一身徘徊于御沟边。“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李白《妾薄命》),两人之间的爱情,也如同沟水东流,一去不回。当初多少柔情密意,今后无尽的凄惶孤独,思前想后,诉不尽的哀怨和悲愤又怎能用言语倾诉得了!“凄凄复凄凄”一句,浓缩了此时此刻全部的复杂感情与深重的创痛。古代女子出嫁时,常要啼啼哭哭。是对娘家的依依留恋,还是对未来爱情生活的惶惑,当时恐怕自己也说不清。而初嫁之时,又怎能预测到爱情的最终结局呢?当感情遭受到深重的创伤之时,再来反思自己爱情生活的整个历程,女了终于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呼喊:“愿得,心人,白头不相离。”
 最为可贵的,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对真正的爱情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最后四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深刻认识。在古代诗歌中,常以钓鱼作为男女求偶的隐语和爱情幸福的象征。如《诗经·卫风·竹竿》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袅袅,指钓鱼竿有节奏地摆动。簁簁,形容鱼尾象沾湿的羽毛。钓竿是那样的柔长,鱼儿又是那样的欢悦活泼。这是夫妻间情欢意洽爱情永在的生动写照。这种爱情应以什么为基础呢?“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以情义为重,真诚专一,同心偕老,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而建立在钱财基础上的爱情关系,终将如东流水,一去而不可挽回。最后一个斩截有力的反问句,揭示出事件的本质,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思想光华,又是对变心男子的有力鞭笞。
 在汉乐府民歌中,弃妇是个习见的题材。《白头吟》所塑造的女子形象,其可贵之处,在于面对被弃的悲惨命运,没有丝毫的悲悲切切和隐忍懦弱,而是在冷峻之中蕴含着刚毅和倔强。正因为她有对爱情的强烈追求,才有对变心男子决绝的果断选择。这种纯真大胆和有强烈爱憎感情的性格,同样“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永远光照人间。全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四句一节,通过今与昔、现实与理想不同角度的变换描写,层层推进,刻画出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历程,展示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诗中比兴、叙事和抒情三者完美融合,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作为民歌,尽管它属于“汉世街陌谣讴”,却不愧为诗苑中的一朵奇葩。

《白头吟》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楚调曲》

《玉台新咏》载此篇题作《皑如山上雪》,是一首痴情女与负心人断交的诀别词。然而理虽决绝情却难舍,怨责的同时仍抱期望,措辞委婉蕴藉,读来情深意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诗歌起始不凡,描绘了两种世上最高洁的事物。山顶上的雪最为白净,云海中的月无比晶莹,既是女主人公追求纯洁爱情的象征,也是全篇立意的主轴,诗中女主人公动荡起伏的情感波澜都是由此而引起的。“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对方既然有二心,亵渎了自己的一片真情,理智告诉她,应该与他决绝分手。 “今日斗(盛酒器)酒会,明旦沟水头。”今天还在一起相聚饮酒,明早便要沟边送别分手了。从“今日”和“明旦”的对举中,流露出女主人公旧情难断的心意。“躞蹀( xie die,小步行走貌)御沟(环绕宫墙的沟水)上,沟水东西流。”女主人公用独自徘徊沟边的预想,和沟水东西分流无法弥合的比喻,曲折地表露出惜别依依,怅然若失的苦闷心境。这是一种以柔克刚、以情相谏的讽喻方式,希冀唤回对方往日的恩爱之情,显示了女主人公理智上的决绝与感情上留恋难舍的复杂矛盾的心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民间风俗,女子出嫁要啼哭,女主人公借事发挥,说天下女子的愿望是一样的,只要嫁得情爱专一的丈夫,白头到老就是幸福,也就不必啼哭悲伤了。这几句诗既自伤不遇又暗责对方,也含有说动对方变二心为一意的潜在用意。手法极其婉曲,正如张玉谷在《古诗赏析》中所说:“‘凄凄’四句……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感,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已在里许。”

“竹竿何袅袅(细长的样子),鱼尾何簁簁(shi,同“漇xi”,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民谣中常以钓鱼隐喻男女求偶,这里用以暗示往昔曾经有过的情欢意洽。“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形如马刀的铜铸钱币)为(疑问词)!”——男儿应以情义为重,又何必斤斤于钱刀之间呢!女主人公在经历了哀伤感慨、劝讽诘责的情感波涛之后,最终以“情义”高于金钱的铮铮宣言,呼应起始,结束全篇。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 “《谷风》叙有无之求, ‘氓蚩’数复关之约,汉人乐府如此篇,何让三百!”(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确实,《白头吟》的艺术成就完全可与《诗经》中的《谷风》和《氓》媲美。《白头吟》中的女主角也是一位不幸者,然而沉重的生活打击,并没有使她一味地顿足捶胸,自怨自艾;虽然气愤哀感,却很冷静刚毅,为卫护纯洁的感情表现出可贵的独立精神;同时,坚毅中又不乏女性的温柔与多情。这个形象的性格特色已大不同于《诗经》时代的女性,她的出现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色彩。

晋·葛洪《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这显然是一种附会,本诗的内容与卓文君、司马相如的爱情波折并不相关。而据《宋书·乐志》所载,本诗与《江南可采莲》、《乌生八九子》一类,同为汉代“街陌谣讴”。如此,《白头吟》不是卓文君的作品也就更清楚了。


古诗文《白头吟》原文|注释|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汉乐府》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11),何用钱刀为(12)!
 
 〔注释〕
 ①本篇选自《乐府诗集》,属相和歌辞楚调曲。②皑,洁白。下句之皎,义同。③两意,犹言“二心”,指男子负情。④斗酒会,饮酒会面。斗,盛酒器皿。⑤躞蹀(xie die谢叠),小步踱行。⑥东西流,偏义复词,即谓东流。此句喻爱情已如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了。⑦凄凄,凄伤的样子。⑧嫁娶,偏义复词,指“嫁”。⑨袅袅,柔长的样子。⑩簁(shai筛)簁,本义为羽毛沾濡湿润的样子,这里形容鱼尾湿濡摆动。(11)意气,指情义。(12)钱刀,古代钱币有铸成刀形的,又称“刀币”。
 
 〔分析〕
 这首诗,最早见于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为《皑如山上雪》。《乐府诗集》归入《相和歌·楚调曲》。此诗属汉乐府古辞,本是来自民间的作品。《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把作者说成是卓文君,并不可靠,恐出于后人的附会。
 诗以比兴开头,用高山积雪和云间皎月,象征纯洁的爱情,反映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理想的追求。然而,现实生活与理想的距离又是多么遥远! 三、四两句诗,即直接切入主题。当初信誓旦旦的情人,如今已变了心。这对于一个真诚追求纯洁爱情的女子,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与众不同的是,女子闻知男子有“两意”之后,没有丝毫的缠绵留恋或哀哀求告,而是果断地采取了断绝关系的选择。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勉强维系下去的虚假爱情,不但不会给她带来幸福,只能酿成更大的悲剧。“闻君”、“故来”,干脆利落地揭示出人物在这种清醒的思想指导下的果断态度。开头四句,“咄咄逼人”(钟惺《古诗归》),鲜明地刻画出女子泼辣倔强的性格。“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是写具体的行动。今天的饮酒只是最后的聚会,明天便如同沟边路人,各奔东西。“今日”、“明旦”对举,又见出女子对自己选择的义无反顾。这样的分手,看似异常平静,其实在女子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躞蹀”两句,便写出了女子此时极不平静的心情。御沟,流经或环绕皇帝宫苑的水沟。躞蹀,小步徘徊的样子。东西流,实指东流。分手之后,女子孑然一身徘徊于御沟边。“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李白《妾薄命》),两人之间的爱情,也如同沟水东流,一去不回。当初多少柔情密意,今后无尽的凄惶孤独,思前想后,诉不尽的哀怨和悲愤又怎能用言语倾诉得了! “凄凄复凄凄”一句,浓缩了此时此刻全部的复杂感情与深重的创痛。古代女子出嫁时,常要啼啼哭哭,是对娘家的依依留恋,还是对未来爱情生活的惶惑,当时恐怕自己也说不清。而初嫁之时,又怎能预测到爱情的最终结局呢? 当感情遭受到深重的创伤之时,再来反思自己爱情生活的整个历程,女子终于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呼喊:“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最为可贵的,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对真正的爱情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最后四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深刻认识。在古代诗歌中,常以钓鱼作为男女求偶的隐语和爱情幸福的象征。如《诗经·卫风·竹竿》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袅袅,指钓鱼竿有节奏地摆动。簁簁,形容鱼尾像沾湿的羽毛。钓竿是那样的柔长,鱼儿又是那样的欢悦活泼。这是夫妻间情欢意洽爱情永在的生动写照。这种爱情应以什么为基础呢?“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以情义为重,真诚专一,同心偕老,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而建立在钱财基础上的爱情关系,终将如东流水,一去而不可挽回。最后一个斩截有力的反问句,揭示出事件的本质,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思想光华,又是对变心男子的有力鞭笞。
 在汉乐府民歌中,弃妇是个习见的题材。《白头吟》所塑造的女子形象,其可贵之处,在于面对被弃的悲惨命运,没有丝毫的悲悲切切和隐忍懦弱,而是在冷峻之中蕴含着刚毅和倔强。正因为她有对爱情的强烈追求,才有对变心男子决绝的果断选择。这种纯真大胆和有强烈爱憎感情的性格,如同“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永远光照人间。全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四句一节,通过今与昔、现实与理想不同角度的变换描写,层层推进,刻画出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历程,展示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诗中比兴、叙事和抒情三者完美融合,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作为民歌,尽管它属于“汉世街陌谣讴”,却不愧为诗苑中的一朵奇葩。

 〔评说〕
 徐师曾《乐府明辩》:“(《白头吟》)其格韵不凡,托意婉切,殊可讽咏。后世多有拟作,方其简古,未有能过之者。”
 王夫之《船山古诗评选》:“亦雅亦宕,乐府绝唱。”
 张玉谷《古诗赏析》:“凄凄四句,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已在里许。”

古代民歌《白头吟》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是一篇表现婚姻爱情的诗,描写了女子对用情不专的丈夫的愤慨与决绝,表现了女子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
 诗篇开端以 “山上雪”、“云间月”起兴。“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山上雪是洁白的,云间月是皎洁的。这里一方面在于说明爱情是神圣的,是纯洁无瑕的,同时也以此来比喻女子纯真的爱情。“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女子追求的是洁白无瑕的爱情,因而她不准自己所爱之人沾污这神圣的字样,当她听说自己的情郎另有所爱,所以毫不犹豫地来向他表示决绝。从这里可以看出女子不委屈求全,爱憎分明,果断倔强的性格特征。
 接下的四句写女子斥责男子情感变化快。“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今日,是指他们相识相爱的时候。这个时候相去不远。明旦,是指 “君有两意”之时。沟水头,指男子如同沟水头之人,其情感如同那流水一样变化快。躞蹀,小步踱行貌。女子斥责男子说:想当初我们相爱之时,是那样的欢乐,可是没过多久,你却情去思移,如同那流水变化迅疾。既然这样,我们只有决绝,分手之后,我将要在御沟边独步慢行。沟水东流不返,如同那过去的欢快生活不再来了一样。这里,女子既对男子变心非常愤慨,也对他们过去 “斗酒会” 的欢快有所留恋。
 接着描写了这位女子对真挚、幸福爱情的追求。“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从这里可以看出,她追求的是专一不二的爱情。她认为,嫁女是不必哭哭啼啼的,只要能嫁一个用情专一的人,就能与他白头偕老,永不分离。这就是这位女子的爱情观。“一心人”,是她追求的情人的标准。“两意”则是她所鄙视之人,为此她要与那“两意”人决绝。这几句是她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只要能得到“一心人”,那就是最幸福的爱情。
 最后四句,写女子对初恋时刻的怀念。“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竹竿,指钓竿。袅袅,形容竹竿的纤长柔美之貌。簁簁,形容鱼尾摆动姿态。一说,簁簁,犹“漇漇”,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古代诗歌里,钓鱼常常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如《诗经·卫风·竹竿》:“藋藋竹竿,以钓于淇。”此诗也是以此来表示女子想当初与恋人是情意相合,欢快愉悦,如鱼得水,她对这种甜蜜的爱情是多么留恋啊!“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二句,是说男女轻别离的原因是为了钱币,其实爱情比钱币还要重要。钱刀,即指钱币。古时所铸的铜币形状如同马刀,故称之为刀币。那女子回忆了他们曾经有过的甜蜜爱情,可那毕竟是一去不复返了。残酷的现实使他已变成了“两意”人。她在苦苦地思索,过去的情人为什么变成了负心汉。她觉得男儿应该重感情,怎么能为了钱币而抛弃了珍贵的爱情呢?这里虽然没有正面交待男子为什么感情不专一,但从最后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他也许是为了攀附富门豪族而变了心,忘了情。至此,女子的感情不仅极为愤慨,而且极为鄙视那重 “钱刀”、轻 “意气”的负心汉。
 在汉乐府民歌中,塑造了无数个敢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幸福婚姻的女性。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上邪》中的女子,《上山采蘼芜》中的主人公等。此诗所塑造的女主人公,与上述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侧重对其内在品格的描写。她那热烈奔放的爱憎感情,纯洁诚挚的爱情观念,刚强、果断的个性特征等等,无不在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掘,使一个感人至深的女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此诗多处用比,使诗篇既显得生动、含蓄,蕴藉无穷,又不失民歌质朴自然的特色。另外,作者的思路变化多端,全诗四句为一解,共四解。这四解并不是承前直叙,而是采用了交错回环的形式,如第一解写女子主动来与男子决裂及其决裂的原因;第二解则写男子感情变化之快;第三解写理想的婚姻爱情;第四解写女子怀恋与男子初恋之时及对男子负心的痛斥。表面看来是交错来写,实际上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主旨在于更好地表现女子由爱转恨,由恨转向昔日的爱等复杂的情感,从而使诗篇显得极富妙趣,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乐府诗《白头吟》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唐]李白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辞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得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兔丝故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复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白头吟》本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楚调曲》。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欲聘茂陵女为妾,其妻卓文君作《白头吟》表示哀怨与决绝,相如遂打消此念。李白的《白头吟》,今存两首,另一首语意与本篇大致相同,可能是本篇的初稿。这首拟乐府古调之作,是从女子角度表达遭遗弃的悲哀和对坚贞爱情的追求,表现作者对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怀。
 诗歌以“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鸯鸯”为起兴,揭示题旨。“雄巢”以下四句,进一步写鸳鸯。诗中的汉、秦,都是指长安一带。绮翼,指鸳鸯美丽的翅膀。分张,即分离。意谓,长安一带栖居着一对鸳鸯鸟,宁愿粉身碎骨而死,也不肯分离相别。诗人以雌雄难舍难分的鸳鸯作比,暗喻人间心心相印的恩爱夫妻,赞美坚贞不渝的爱情
 “此时”四句,从自然界联想到人世间。阿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即陈皇后。 《长门赋序》载:陈皇后妒忌失宠,废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善作赋,便以黄金百斤使作《长门赋》,献给武帝,武帝读后非常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这里作者用“岂惜黄金买辞赋”之典,来表现遭遗弃女子期盼重新获得顾念之情,本已感人至深;继而,作者又把为陈皇后作《长门赋》的司马相如喜新厌旧,欲弃妻娶妾之事信手拈来,更令人沉思。文君,即卓文君,西汉临邛大商人卓王孙之女,守寡家居,有文才,喜音乐,因与司马相如相恋,一同私奔逃往成都。竟与陈皇后遭同样命运。接下“东流”二句,用水之东流不西归,落花羞于反故林,写夫妻分离,感情破裂,难于破镜重圆,重新结合;藉以表达被遗弃的女子决心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感情的痛苦,以达观的信念,排遣心中的忧伤。
 “兔丝”六句,用兔丝、女萝两种寄生草作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旧时女子依附男性那种特定时代的爱情。 “两草犹一心”,女子在当时虽然缺乏独立于社会的能力,但却忠贞于爱情; “人心不如草”则是对爱情不专的男子的谴责。这是发自不幸女子内心的痛苦哀鸣。 “莫卷”四句,又通过女子对龙须草编织的席子,蜘蛛拉丝结网和琥珀装饰的枕头等昔日共用旧物的留恋,表示她对爱情的坚贞与追恋。委婉写出造成夫妻离异,完全是负心男子的过错,被抛弃的女子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
 面对被遗弃的现实,弃妇并不向负心人乞怜哀告,而是勇敢果断地表示决绝,不再与之复合,这正如泼出去的水难以再收取是一样的道理。她不再为负心人的背信弃义悲痛伤感,因为她追求的是真挚不渝的爱情,就象传统中青陵台埋葬的韩朋夫妇一样。据《搜神记》载:战国时宋康王强占韩朋的妻子,并把韩朋抓去筑青陵台。韩朋自杀,其妻请求礼葬,乘机跳入墓中亦死。死后墓两旁各生一树,枝条相交,树叶相连,有双鸟哀鸣其上。真可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正是青年男女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爱情。
 李白的《白头吟》,写于二十五岁出川之前的青年时代,大约是游成都时所作。诗人对被遗弃妇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与关怀,通过形象的诗句生动细致地表达了出来。

典故“白头吟”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典源出处 晋·葛洪 《西京杂记》卷三:“ (司马) 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 《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玉台新咏》古乐府诗六首之一《皑如山上雪》 题注云,一作 《白头吟》。并按:“古辞 《白头吟》 二首,一首本辞或作卓文君诗,一首晋乐所奏。”诗曰:“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 (xiedie) 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释义用法 汉代司马相如将纳茂陵人女子为妾,其妻卓文君作 《白头吟》表示与司马相如诀绝。后用此典表现失宠后的哀怨自伤之情。

用典形式

【白头曲】 宋·苏轼:“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白头吟】 唐·骆宾王:“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唐 ·李白:“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唐·杜甫:“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宋 ·杨亿:“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 苦怨新知。”

【白头词】 宋·杨亿:“短梦残妆惨别魂,白头词苦怨文园。”

【沟水流】 唐·李商隐:“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头白哀吟】 元·吴景奎:“许身肯作王孙女,头白哀吟对马卿。”

【沟水欲如何】 唐·李商隐:“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李白《白头吟》(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李白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白头吟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妾薄命 下一篇:劳劳亭 →
诗词简介: 《白头吟》一诗,王琦在《李太白全集》 中共收入两篇,内容 大体相似。黄庭坚和萧土赟都认为一是初稿,一是二稿。詹锳《李 白诗文系年》将此诗系于开元八年,并云: “盖白游成都时有感此 事而拟其词。”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白头吟》
    .[唐].李白.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
    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 《 bái tóu yín 》 
    《 白 头 吟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jǐn shuǐ dōnɡ běi liú , bō dànɡ shuānɡ yuān yānɡ 。 
    锦 水 东 北 流 , 波 荡 双 鸳 鸯 。 
    xiónɡ cháo hàn ɡōnɡ shù , cí nònɡ qín cǎo fānɡ 。 
    雄 巢 汉 宫 树 , 雌 弄 秦 草 芳 。 
    nínɡ tónɡ wàn sǐ suì qǐ yì , bù rěn yún jiān liǎnɡ fēn zhānɡ 。 
    宁 同 万 死 碎 绮 翼 , 不 忍 云 间 两 分 张 。 
    cǐ shí ā jiāo zhènɡ jiāo dù , dú zuò zhǎnɡ mén chóu rì mù 。 
    此 时 阿 娇 正 娇 妒 , 独 坐 长 门 愁 日 暮 。 
    dàn yuàn jūn ēn ɡù qiè shēn , qǐ xī huánɡ jīn mǎi cí fù 。 
    但 愿 君 恩 顾 妾 深 , 岂 惜 黄 金 买 词 赋 。 
    xiānɡ rú zuò fù dé huánɡ jīn , zhànɡ fu hǎo xīn duō yì xīn 。 
    相 如 作 赋 得 黄 金 , 丈 夫 好 新 多 异 心 。 
    yì zhāo jiānɡ pìn mào línɡ nǚ , wén jūn yīn zènɡ bái tóu yín 。 
    一 朝 将 聘 茂 陵 女 , 文 君 因 赠 白 头 吟 。 
    dōnɡ liú bú zuò xī ɡuī shuǐ , luò huā cí tiáo xiū ɡù lín 。 
    东 流 不 作 西 归 水 , 落 花 辞 条 羞 故 林 。 
    tù sī ɡù wú qínɡ , suí fēnɡ rèn qīnɡ dǎo 。 
    兔 丝 固 无 情 , 随 风 任 倾 倒 。 
    shuí shǐ nǚ luó zhī , ér lái qiánɡ yínɡ bào 。 
    谁 使 女 萝 枝 , 而 来 强 萦 抱 。 
    liǎnɡ cǎo yóu yì xīn , rén xīn bù rú cǎo 。 
    两 草 犹 一 心 , 人 心 不 如 草 。 
    mò juǎn lónɡ xū xí , cónɡ tā shēnɡ wǎnɡ sī 。 
    莫 卷 龙 须 席 , 从 他 生 网 丝 。 
    qiě liú hǔ pò zhěn , huò yǒu mènɡ lái shí 。 
    且 留 琥 珀 枕 , 或 有 梦 来 时 。 
    fù shuǐ zài shōu qǐ mǎn bēi , qì qiè yǐ qù nán zhònɡ huí 。 
    覆 水 再 收 岂 满 杯 , 弃 妾 已 去 难 重 回 。 
    ɡǔ lái dé yì bù xiānɡ fù , zhǐ jīn wéi jiàn qīnɡ línɡ tái 。 
    古 来 得 意 不 相 负 , 只 今 惟 见 青 陵 台 。 
     
  • 《白頭吟》
    .[唐].李白.
    錦水東北流,波蕩雙鴛鴦。
    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
    此時阿嬌正嬌妒,獨坐長門愁日暮。
    但愿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
    相如作賦得黃金,丈夫好新多異心。
    一朝將聘茂陵女,文君因贈白頭吟。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兔絲固無情,隨風任傾倒。
    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龍須席,從他生網絲。
    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
    覆水再收豈滿杯,棄妾已去難重回。
    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惟見青陵臺。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锦江之水潺潺流向远方,水波荡漾,一对鸳鸯在水波荡漾处快乐相伴。
    它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一个家在长安,一个家在芳草迷漫处,但彼此心心相许,宁愿共死也不忍分离。
    此时阿娇失宠了,长门宫前无限凄凉,她常常愁苦地独坐到天黑。
    但愿汉武帝还能够顾念往日的恩情,为了这,又岂会顾惜黄金不让司马相如为自己作赋呢?
    相如作赋得到了黄金,就喜新厌旧,对卓文君怀有异心了。
    他要聘茂陵一女子为妾,卓文君十分伤心,作《白头吟》以相赠。
    从来没有见过东流之水返回西去的,凋零落败的花朵也会重返故林。
    菟丝本就无情,任风倾倒,但菟丝紧紧地缠在女萝上,与它萦抱在一起。
    自然界的两草尚且如此,人心却不如草那样执著坚定。
    不要把龙须席子卷起来,任它落满灰尘,生满蛛网。
    暂且留着琥珀枕头,或许彼此还会有相梦的时候。
    覆水难收,弃妾难以重回。
    自古以来,至死不相负的爱情,只有青陵台的韩凭及其妻子何氏。
     
  •  
    ①锦水:即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南。
    ②汉:指长安一带。
    ③绮翼:鸳鸯美丽的翅膀。
    ④分张:分离。
    ⑤阿娇:指汉武帝陈皇后。陈皇后失宠,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请司马相如作了一首《长门赋》,以表自己的悲伤之情。
    ⑥东流不作西归水:用“不见东流水,何时复归西”的语意。
    ⑦归故林:重返故林。
    ⑧兔丝:即菟丝,一种寄生植物,茎细如丝,寄生缠绕在其他植物上。
    ⑨女萝:菟丝有时缠在女萝上,比喻男女的爱情。
    ⑩龙须席:用龙须草编织的席子。从他生网丝:任它生蛛网。青陵台:战国时宋康王所筑造。在今河南商丘。康王的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长得貌美出众,被康王所夺,夫妻二人先后自杀。康王非常愤怒,把他们分开埋葬,后来两人的坟上长出连理枝,根交于下,枝错于上,人称相思树。树上有鸳鸯一对,交颈悲鸣,声音感人。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白头吟》本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楚调曲》。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欲聘茂陵女为妾,其妻卓文君作《白头吟》表示哀怨与决绝,相如遂打消此念。李白的《白头吟》,今存两首,另一首语意与本篇大致相同,可能是本篇的初稿。这首拟乐府古调之作,是从女子角度表达遭遗弃的悲哀和对坚贞爱情的追求,表现作者对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怀。
     
    诗歌以“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鸯鸯”为起兴,揭示题旨。“雄巢”以下四句,进一步写鸳鸯。诗中的汉、秦,都是指长安一带。绮翼,指鸳鸯美丽的翅膀。分张,即分离。意谓,长安一带栖居着一对鸳鸯鸟,宁愿粉身碎骨而死,也不肯分离相别。诗人以雌雄难舍难分的鸳鸯作比,暗喻人间心心相印的恩爱夫妻,赞美坚贞不渝的爱情
     
     “此时”四句,从自然界联想到人世间。阿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即陈皇后。 《长门赋序》载:陈皇后妒忌失宠,废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善作赋,便以黄金百斤使作《长门赋》,献给武帝,武帝读后非常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这里作者用“岂惜黄金买辞赋”之典,来表现遭遗弃女子期盼重新获得顾念之情,本已感人至深;继而,作者又把为陈皇后作《长门赋》的司马相如喜新厌旧,欲弃妻娶妾之事信手拈来,更令人沉思。文君,即卓文君,西汉临邛大商人卓王孙之女,守寡家居,有文才,喜音乐,因与司马相如相恋,一同私奔逃往成都。竟与陈皇后遭同样命运。接下“东流”二句,用水之东流不西归,落花羞于反故林,写夫妻分离,感情破裂,难于破镜重圆,重新结合;藉以表达被遗弃的女子决心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感情的痛苦,以达观的信念,排遣心中的忧伤。
     
     “兔丝”六句,用兔丝、女萝两种寄生草作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旧时女子依附男性那种特定时代的爱情。 “两草犹一心”,女子在当时虽然缺乏独立于社会的能力,但却忠贞于爱情; “人心不如草”则是对爱情不专的男子的谴责。这是发自不幸女子内心的痛苦哀鸣。 “莫卷”四句,又通过女子对龙须草编织的席子,蜘蛛拉丝结网和琥珀装饰的枕头等昔日共用旧物的留恋,表示她对爱情的坚贞与追恋。委婉写出造成夫妻离异,完全是负心男子的过错,被抛弃的女子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
     
     面对被遗弃的现实,弃妇并不向负心人乞怜哀告,而是勇敢果断地表示决绝,不再与之复合,这正如泼出去的水难以再收取是一样的道理。她不再为负心人的背信弃义悲痛伤感,因为她追求的是真挚不渝的爱情,就象传统中青陵台埋葬的韩朋夫妇一样。据《搜神记》载:战国时宋康王强占韩朋的妻子,并把韩朋抓去筑青陵台。韩朋自杀,其妻请求礼葬,乘机跳入墓中亦死。死后墓两旁各生一树,枝条相交,树叶相连,有双鸟哀鸣其上。真可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正是青年男女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爱情。
     
     李白的《白头吟》,写于二十五岁出川之前的青年时代,大约是游成都时所作。诗人对被遗弃妇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与关怀,通过形象的诗句生动细致地表达了出来。
     
  •  白头吟》原为乐府古题。据《西京杂记》载:汉司马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原无独立的地位,因而妇怨历来是古代诗歌抒写的一个重要题材。卓文君的《白头吟》和李白的《白头吟》抒写的都是弃妇的痛苦和幽怨,不过,李白之作表现的内容更为广阔。
     
     李白的《白头吟》凡两组各三首诗。其第二组诗元代萧士赟以为“出入前篇,语意多同,或谓初本云。”我们这里选的是第一组。这组诗共三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弃妇的心理。
     
     第一首诗纯以比喻手法写成,表达对纯真专一的爱情生活的热切追求与向往。诗的开头即从蜀地风物入笔设喻:锦江向东北流去,波浪间飘荡着 一对恩爱鸳鸯,它们长相厮守,形影相随,是那样的相亲相爱。这四句以清美自然的语句对鸳鸯形象作生动的描绘,以喻坚贞不变的爱情。鸳鸯是为人们所熟悉的爱情之鸟,而当诗人把它们与锦江的流波、汉宫的树木、秦地的芳草等诸种形象相糅合的时候,就别具一番生动的情境。这种情境中流动着对纯真爱情的钦羡和赞美。但是,任何坚贞的爱情都可能面临严峻的考验;而考验越是严峻,就越可以显示出爱情的坚贞。试看它们的态度吧:“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绮翼,即美如锦缎的翅膀。分张,即分离。这两句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鸳鸯那种忠贞如一的爱情作反复申述,宁同万死,不忍分张,粉身碎骨,而感情不移。两句语带夸张而情极真挚。这是 一种爱情的升华。细味全诗,很类似一篇优美而又悲壮的传说故事。既表达出对坚如磐石的忠贞爱情的赞美和追求;而从弃妇角度说,又流露出对那些爱情不专,不如禽鸟的负心男子的强烈怨刺。
     
     第二首即卓文君赋《白头吟》故事写弃妇心理。全诗几乎纯用叙述手法写成。诗的前四句写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之事。阿娇为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据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陈皇后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汉宫名),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词,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皇后复得亲幸。这四句专从陈皇后独居长门宫,切盼恩幸角度写,意在强调弃妇之苦。诗的中间四句述相如异心,文君赋诗之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充满对负心男子的谴责。“一朝”写其变心之快,也是一种谴责语气。诗的最后两句: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前一句化用《子夜歌》“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后一句则是诗人的创造。东流之水不能西归,负心男子难以回心转意,恩爱之情亦难挽回;而女子亦如辞离枝条的落花,以重见故林为羞。这两句均以平易而又贴切的比喻,极准确地传达出弃妇的无比幽怨。
     
    第三首则以女子自述口吻倾诉其被弃后千回百转的愁肠。开头六句,借草木起兴。兔丝、女萝均为植物名,皆附蔓树木之上,有时互相缠绕。草木虽无情,却知互相缠抱,如古乐府所云:“由来花叶同一心。”可是人心却不如草木。这六句既借物起兴,又喻中有比。此为一层。尽管如此,弃妇仍不能不对丈夫存有一丝希望,希望他能够一朝回心转意,重温甜蜜的恩爱生活。她的这种幻想通过一系列细节极准确地表现出来:不要卷起龙须席,任凭它挂满蛛网;姑且留看琥珀枕,以待恩爱之梦的重温。龙须席,即以龙须草编成的席。琥珀枕,即以琥珀珠做成的枕。枕席象征着往日的恩爱,亦寄托着一丝美好的愿望,读来令人尤生同情之心。此又一层。不过,当弃妇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她便不能不清醒的意识到,往日的恩爱是一去不复返了,留给她的只有满腔的悲愤:“覆水再收岂满杯? 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唯见青陵台。”据《搜神记》载:宋康王夺韩凭之妻,命韩凭筑青陵台,韩凭夫妇双双殉情,化为相思树。这四句一以覆水为喻,一用传奇故事,抒写出弃妇的满腔怨愤。
     
     李白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写妇女生活较多的诗人。这三首《白头吟》即古题而创新意,便是描写弃妇的富有代表性的 一篇。三首诗既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弃妇的复杂情怀,表现出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和关切,而在表现上又各具特色。第一首的情调既优美,又悲壮,抒写一种美好而又强烈的追求。第二首则仿佛是一篇哀婉的悲剧故事;至于第三首则既采用比兴手法,又间以细节刻画,贯穿其中的则是一种幽怨之情的抒发。三首诗均既略带民歌风调,又富于文采,韵调亦宛转流动,表现出诗人乐府诗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力。
     


白头吟

白头吟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以此典表现女子被抛弃、离异的怨苦之情。谢逸《玉楼春》:“更无卓氏白头吟,只有卢郎年少恨。”张炎《满江红·建安戏用林碧山韵》:“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

☚ 白头新   白羊成队 ☛

白头吟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用来指女子被抛弃,哀怨感伤。骆宾王《在狱咏蝉》:“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白头吟

头吟báitóuyín

┃━━ 《西京杂记》卷三载,相如(司马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指女子失宠见弃,男子负心。唐·虞世南《怨歌行》:“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宋·杨亿《代意》诗:“短梦残妆惨别魂,《白头》词苦怨文园。”宋·谢逸《玉楼春》词:“更无卓氏《白头吟》,只有卢郎年少恨。”

☚ 令阁   半死桐 ☛

白头吟

❶指文君所作的《白头吟》。唐李白《白头吟》: “一朝将聘茂林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❷借指抒发愁苦情怀之作。唐袁朗《秋夜独坐》诗:“枯蓬唯逐吹,坠叶不归林。如何悲此曲,坐作白头吟。”
❸借指描写甜蜜爱情生活之作。清林栖居士《鹦鹉媒·再遇》诗: “别恨湖波阔,闲情岭色深; 何时跨双鹫,共作白头吟?”
●《西京杂记》卷三: “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白头吟: 古乐府曲名。司马相如富贵后欲娶妾,卓文君知而恨,作《白头吟》以示相绝。

白头吟

【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古辞《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释义】 汉代司马相如任官后想娶茂陵女子为妾,其妻卓文君写《白头吟》向他表示诀绝之意,使相如打消念头。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被抛弃而感伤哀怨;或以此咏离别之情。
【例词】 白头曲 白头吟 白头之叹 沟水流 头白哀吟 白头句卓女弄弦 沟水西东
【用例】
〔白头吟〕 唐·杜牧《为人题赠》:“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沟水西东〕 唐·陈子昂《春晦饯陶七于江南》:“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
〔头白哀吟〕 元·吴景奎《春思》:“许身肯作王孙女,头白哀吟对马卿。”

白头吟

原为乐府楚曲调名,后常用以表达女子失宠后的哀怨之情。西汉武帝时,成都临邛才女卓文君承受巨大的压力夜奔司马相如,与司马相如一起生活。她不嫌丈夫贫穷如洗,亲自当垆卖酒维持生计。后来,司马相如因为文章受到了武帝的赏识,被提拔为郎中。境遇改变后,司马相如不像以前那样钟情于卓文君了,打算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悲切哀怨,作了一首《白头吟》,主动与丈夫断绝关系。司马相如看了以后有所悔悟,打消了原来的念头。(见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白头吟》bai tou yin

Chant of the Hoary Hair Old Man→刘希夷(Liu Xiyi)

白头吟

汉乐府民歌。始见于《玉台新咏》题为《皑如山上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楚调曲》收《白头吟》古辞二首。其一为晋乐所奏,即据《宋书·乐志》大曲《白头吟古辞五解》篇幅较长,非为本辞。另一首即是本辞,来自《玉台新咏》。“白头吟”即“疾人相知以新间旧,不能至于白首,故以为名”(见《乐府诗集》)《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但《宋书·乐志》说:“凡乐章古辞,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之属是也。”从诗的语言风格看,这是一首民歌,文君之作,实出附会。清代冯舒《诗纪匡谬》说:“《宋书·大曲》有《白头吟》,作古辞;《乐府诗集》、《太平御览》亦然。《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山上雪》,非但不作文君,并题亦不作《白头吟》是也。惟《西京杂记》有文君为《白头吟》以自绝之说,然亦不著其辞;或文君自有别篇,不得遽以此诗当之也。”近世学者都将其作为汉乐府民歌。此诗写的是一个敢于反抗夫权,对用情不专的男子毅然表示决绝的刚烈女性。诗四句一节,共分四节。先以高山白雪云间明月起兴,比喻女子纯洁的爱情和磊落的胸怀。“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既是全诗的引子,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刚烈果敢的性格。接下去四句写男子变心之快“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既然恩断情绝,就只有“沟水东西流”了。再写女子虽然坚强,但自己爱的人一旦变心,却也是伤心啊。女子自我劝慰,并更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最后,“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比喻男女欢爱,而女子求的是一心人,因此“男子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她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以情义为重啊! 此诗善比喻,如“高山白雪,云间明月”喻纯洁磊落,“沟水东西流”喻分手,竹竿嫋嫋,鱼尾簁簁”喻男欢女爱等;此外诗的结构时而述现在,时而忆过去,时而表理想,回环交错,层层推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