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新bái tóu xīn见“倾盖”。张祜《江南杂题》之二十二:不逢青眼旧,争奈白头新。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还嗟太行道,处处白头新。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应笑冯唐衰且拙,世情相见白头新。 白头新 白头新徐鄂作。有清光绪十三年(1887)大同书局绘图石印《诵荻斋曲》本,为《诵荻斋曲》四种之二。作于光绪十三年三、四月间。本事见黄钧宰《金壶浪墨·白首完婚》及李次青《书程允元暨妻刘贞女事》。六折。叙程允元幼时随父客居北京,与直隶平谷县刘登庸之女订有婚约。不久程随父返原籍淮安,双方音讯断绝五十馀年,各坚守前盟,誓不嫁娶。刘氏女因父兄病故,茕独无依,流寓天津,隐居于尼庵。后终与程重逢,白首完婚。吴梅评云:“徐午阁《白头新》科诨不恶。……较《梨花雪》却无时文气。”(《中国戏曲概论》卷下) ☚ 太守桑 袁浦花 ☛ 白头新 白头新参见“倾盖如故”。黄庭坚《菩萨蛮》:“不是白头新,周郎旧可人。” ☚ 白头潘令 白头吟 ☛ 白头新戏曲。清徐鄂撰。六出。鄂字午阁,号汗漫道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此剧光绪间成书,据王椷《秋灯丛话》及黄钧宰《金壶浪墨》而作。演淮安程允元二岁时与直隶平谷县刘登镛女玉环订婚。后程南旋,登镛身故,玉环孤独无依,彼此不通音讯五十余年,仍各坚守前盟。俟程随漕船北上至津,闻贞女隐迹尼庵,始访知为玉环。县令闻之,传玉环当堂与程合卺。两新人伛偻成礼,已鬓发如银,故名《白头新》。有《诵荻斋二种》光绪石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