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利尿激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神经垂体释放的一种9肽激素。包括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和赖氨酸加压素(lysine-vasopressin)。大多数哺乳动物为前者,少数为后者如猪。由于ADH的化学结构与催产素相近,故也有较弱的催产素作用。作用可增加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加强对管腔内水的重吸收,减少水随尿排出,以维持循环血量。大剂量的ADH(非生理浓度)所引起小动脉的广泛收缩,使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故亦称加压素(vaso-pressin)。ADH的释放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所控制。当渗透压增高或循环血量下降时可通过各自的感受器引起ADH的释放,以维持血浆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稳定(见“神经垂体激素”)。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主要系由下丘脑视上神经元合成的一种具有抗利尿作用的激素。此种激素产生后经神经轴突轴浆流动运送到垂体后叶贮存,并经常少量地释放入血液循环中。可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进而使细胞外液量和循环血量增加。如此激素生成障碍,血液中浓度降低,则尿量增多,可为一种病态。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ADH)又称血管加压素,它是含有一个二硫键的9肽,人和猪的加压素,在结构上仅第8个氨基酸残基不同,前者为精氨酸加压素(AVP),后者为赖氨酸加压素(LVP)。AVP分子量为1,084,LVP为1,056。人的AVP结构如下:

在此结构中,第三个苯丙氨酸及第8个精或赖氨酸为抗利尿作用所必需的氨基酸,也是与催产素的主要区别。
ADH主要由下丘脑视上核,少量由室旁核合成,再由下丘脑神经核与一种特异性蛋白质结合,而以神经分泌颗粒的形式沿着神经轴突向垂体后叶移动,并储存于后叶。这种结合蛋白质称为神经垂体激素载体蛋白(NP)。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二者不同,但二者都由1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9,500~10,000,其功能为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的分泌神经元内的激素 “载体”。当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时,贮存的激素在Ca++的参与下经胞溢作用而将ADH与NP同时释入血中。
ADH的调节
❶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兴奋位于视上核或第三脑室附近的渗透压感受器致使ADH释放,血浆渗透压低则抑制ADH释放。
❷血容量:血容量低可兴奋位于左心房及大静脉内的容量感受器致使ADH释放; 血容扩张时抑制其释放。
❸ 体循环动脉压: 血压低可兴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使ADH释放。
❹精神刺激、创伤等应激状态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ADH释放。
❺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及胰岛素缺少时血浆ADH升高。
ADH的生理作用
❶抗利尿: ADH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成为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变成cAMP,在cAMP的作用下激活蛋白激酶,使膜蛋白磷酸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沿着渗透梯度被动地重吸收。
❷升血压:ADH使血管和内脏平滑肌收缩,产生加压作用。合成的ADH可用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❸兴奋ACTH释放:ADH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RF)样促进ACTH的释放作用,可能系直接作用于垂体前叶而刺激ACTH释放,但并非CRF。
❹在动物中有增强记忆的作用。在实验大鼠中有促进糖原分解,抑制脂肪酸合成作用。
☚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催产素 ☛
000164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