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陈取消派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由右倾机会主义走上了取消主义,并同中国的托派结合在一起,形成托陈取消派。1927年7月陈独秀离开中央后,拒不接受党的批评教育,拒绝出席党的“六大”和党分配的工作,并接受托洛茨基的观点,同彭述之等人进行反党的派别活动。1929年,陈独秀连续写信给党中央,反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认为大革命的失败是“资产阶级的胜利”;蒋介石的南京政权已对人民取得稳定统治;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占优势并将得到和平发展的时期;中国无产阶级只有等待将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当前只能进行以“国民会议”为中心的合法运动。党对陈独秀取消主义的错误进行严肃的批评,并揭发其反党的行为,要求他必须服从党的决议,但陈拒绝。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将陈独秀开除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马玉夫、汪泽楷、蔡振德四人党藉。同年12月陈独秀、彭述之等八十一人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提出托陈取消派的纲领,并成立《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公开进行托派的组织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