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乌素图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烏素圖召 烏素圖召 wūsùtúzhāo 爲五座喇嘛教寺廟之統稱。蒙語,烏素圖,意爲有水之地;召,寺廟之意。座落於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二十里烏素圖村。創建最早而規模最大的寺廟慶緣寺,建於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重修。主要建築有大經堂與佛堂等。廣壽寺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長壽寺,建於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該寺殿堂建築别致,存石碑兩座。法禧寺與羅漢堂同建於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前者寺前有石制旗杆,後者爲全漢式建築。參閱民國《歸綏縣志·神教志·寺廟》。 乌素图召亦称“乌苏图召”, “乌素图”,蒙古语音译,意为“水很多”。内蒙古地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寺庙。在呼和浩特市西北约十公里处大青山南麓乌素图村。是*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广寿寺、*罗汉寺五座寺庙的总称。其中庆缘寺创建最早, 总监其余各寺。五座寺庙相邻, 各有红墙环绕。寺中壁画构思巧妙,技艺高超,具有蒙古民族粗犷、豪放、质朴的独特风格,反映了十六至十八世纪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乌素图召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北部。庆缘寺、广寿寺、长寿寺、法禧寺、罗汉寺5座寺院的总称。庆缘寺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广寿寺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长寿寺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其他2座寺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5座寺各有红墙围绕,又相距很近。是呼和浩特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乌素图召 乌素图召乌素图召位于呼和浩特市区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主要由庆缘寺、法禧寺、长春寺、广寿寺和罗汉寺5个毗邻的寺院组成,乌素图为其总称。 ☚ 席力图召(小召) 喇嘛洞召 ☛ 乌素图召 乌素图召乌素图,蒙语为“水源丰富”之意。位于市西北约10公里的乌素图村,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时以村名召。乌素图召是庆缘寺、长寿寺、庆寿寺、罗汉寺、法禧寺的总称。五寺毗邻相连,居于中心的主寺庆缘寺规模最大,兴建最早,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余寺相继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法禧寺珍藏罗布桑·旺扎勒二世活佛整理的西藏喇嘛教大法师松巴堪布所著《松巴堪布著经》经版3455块。五寺背依大青山,树木葱茏,为春夏郊游胜地,呼和浩特旧八景之一“红杏遮村”。庙后山上有赵长城遗址。 ☚ 喇嘛洞召 大窑遗址 ☛ 乌素图召明清时寺庙群。“乌素图”为蒙古语“水很多”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大青山南麓。由五座庙宇组成,其中庆缘寺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总监其余各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时改称今名。广寿寺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长寿寺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法禧寺和罗汉寺同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五寺庙宇各有红墙相绕,又相邻近,其中的法禧寺保存较好,工艺精巧,别具一格。寺后有东西横亘的赵长城遗迹。庙宇附近树木茂盛,春夏季节风景优美,为市郊的游览胜地。 乌素图召呼和浩特十五大寺庙之一。亦称乌苏图召。乌素图,蒙古语“水很多”之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大青山南麓乌素图村。明末以来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寺庙之一。为庆缘寺(建于1583年)、法禧寺(建于1725年)、长寿寺(建于1679年)、广寿寺(建于1690年)、罗汉寺(建于1725年)5座寺庙的总称。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庆缘寺,改今名,总监其余4寺。5寺相邻,各有红墙环绕。诸寺皆有壁画,内容反映16至18世纪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具有蒙古族粗犷、豪放、质朴的风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