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战争与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战争与经济

战争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战争是经济实力的较量,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没有充实的经济作后盾战争将寸步难行。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战争破坏经济建设,会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但另一方面,战争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革命的、进步的战争,因为它能够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战争与经济

战争与经济

即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也就是军事活动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外军事家都很重视经济问题,在中国早就有富国强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暴力的物质基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暴力由经济情况来决定,经济情况供给暴力以配备和保持暴力工具的手段。列宁认为,不仅必须在政治制度上,而且更应在经济方面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因为战争是铁面无情的。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经济问题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1929年10月,他在湘赣边区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中写到经济问题,指出:“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边界党如不能对经济问题有一个适当的办法,在敌人势力的稳定还有一个比较长的期间的条件下,割据将要遇到很大的困难。”《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53页)他强调,经济问题的相当的解决,值得每个党员注意。1933年8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17县经济建设大会上作报告,指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有保障,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觉疲惫。”他说:“以为革命战争的环境不应该进行经济建设的意见,是极端错误的”,“如果取消了经济建设,这就不是服从战争,而是削弱战争”。“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19—120页)1934年1月,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30页)1938年5月,毛泽东论述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时指出:经济政策问题对于建立根据地是带着严重性的,“游击战争根据地的经济政策,必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即合理负担和保护工商业”。《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425页)毛泽东论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观点时,把经济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中日两国的力量和持久战的必然性。他指出: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很强,而我们依然是个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因此战争不可避免,中国不能速胜;这场战争又是日本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上进行的,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战争,而中国国度很大,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因此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能最后胜利。《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447—449页)1945年1月31日,毛泽东为延安《解放日报》写了社论,指出:“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24页)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多次强调要抓紧生产,并把减租和生产作为反击国民党军事进攻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建国后,毛泽东又多次指出,要搞好国家的经济建设,建设强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要发展原子弹。他还反复强调了军队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的强大,也有力保卫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 等价交换   经济斗争 ☛
000001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