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家曹雪芹历经坎坷含愤写成文学巨着《红楼梦》。
曹雪芹,名沾,字芹圃,号雪芹。其先祖为汉人,清入关前加入满洲正白旗籍,为正白旗“包衣”。入关后受到康熙帝特别恩宠,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青少年时“锦衣纨裤”,经历豪华生活。
后曹家获罪被抄,移居北京,隐居西山脚下。“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穷困潦倒。
曹雪芹家败孤苦之际,开始写作《红楼梦》。《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成书于18世纪,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古典小说。
全书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为高鹗后续。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纵横错综的社会剖面,描绘封建世家的兴衰荣枯,披露封建社会种种黑暗。书中不少底层人物,有所反抗,敢于追求,显示了进步倾向。《红楼梦》结构严谨,语言精辟,刻划入微,人物跃然纸上。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最好的一部杰作。作者囿于自身境遇,语多悲观遁世,对现实既揭露而又眷恋,是其消极之处。
《红楼梦》问世后,先在权贵、士人间传阅。
乾隆中期以后,开始流传民间,深受读者喜爱,从此风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