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成山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成山头

中国风景名胜游览胜地。又称“天尽头”、“天无尽头”、“中国好望角”。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距威海市区约70km,三面环海、一面连陆,自古为旅游胜地。公元前219年(秦嬴政二十八年)及公元前210年(秦嬴政三十七年),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拜祀日主,修长桥,寻长生不老药,留有“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神雕山”、“始皇庙”及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等遗迹。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汉元封元年)、公元前94年(汉太始三年)及公元前89年(汉征和四年),3次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拜成山日主祠、观日出。并在此建成山观、作赤雁歌。1949年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大批国内外文人墨客到此观光。1984年10月23日,胡耀邦同志来此视察观光,题写了“天尽头”3个大字,后被拓成碑文。这块石碑树立在距海面高约80m的成山头最东端的礁岩上,碑体为荣城特产红色花岗岩,碑高252cm,宽90cm,厚34cm。胡耀邦同志于1984年10月24日又题写了“心潮澎湃”4个大字,也拓成碑文,树立在成山头入园之东天门内约50m处。秦代立石:位于成山三山南峰,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第1次登临成山所立。立石为水成岩,现存石高120cm,宽145cm,厚45cm。因石体剥蚀,阳面下部可见厚约30cm的断茬,原厚为75cm。祭坛遗址:位于成山庙(始皇庙)南侧,原为南北长20m,东西宽16m,高2m的土平台,为秦始皇及汉武帝来成山礼日的祭坛,1979年建海洋站被平毁。成山头名胜古迹及其新老景点等共约50余处。古迹如始皇殿(庙)、日主祠、天后宫、邓公祠、望海台、遥望秦台(三山中峰)、成山观、海神庙、灯楼、秦桥、戏楼、钟楼等20余处;还有天尽头碑、心潮澎湃碑、望海楼阁、观月亭台、海龙石、庭园牌楼、古人名人塑像、娘娘送灯雕像、日出奇观、惊涛飞雪、成山海市等20余处。成山有8种历史名称: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❶朝:公元前6世纪春秋后期;
❷成山:约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秦始皇初年;
❸荣成山;
❹盛山;
❺城山;
❻召石山;
❼神山;
❽青山。

成山头

成山头

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山石巍峨峻峭,如巨龙翘首大海。属胶东半岛海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齐略记》载,传说秦始皇东游成山,欲造桥渡海,以观日出之处,而命神人召太行石东来,神人执鞭驱石至此,故又名“召石山”。成山诸峰多豁裂锈渍,如鞭痕血迹。今山巅有残碣一方,为秦始皇时遗物。山头建灯塔,雾天警示海上船只。附近海面形势险要,自古为军事重地。《三国志》载,魏将田豫即利用成山地势全胜公孙渊。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关键性的黄海战役即发生在成山头以东海面上。光绪二十五年(1899)当地人民为纪念壮烈牺牲的邓世昌,于始皇庙后殿西侧修祠塑像纪念。光绪二十九年(1903)御赐邓世昌碑文,碑立于始皇殿后东侧。

☚ 9. 荣成市   秦始皇庙 ☛
成山头

成山头

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地属荣成市,海图上称山东高角。三面环海,如卧龙翘首。附近海底,礁石林立,海流时速达4浬,风高流急,涛声震耳。秦始皇东巡曾二临成山,建有“始皇宫”。明正德七年(1512年)春,为倭寇焚毁。后人在其遗址上又建“始皇庙”,今尚存。庙东有古碑一座,字迹漫漶不可辨识,相传秦左丞相李斯曾于此立碑,篆书“天尽头”三字。成山头南面海中,有天然巨石四块,状如桥墩,忽断忽续,随海潮涨落,乍出乍没,人称“秦人桥”,传为当年秦始皇入海求仙时建。成山头形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三国志》载,魏将田豫与公孙渊大战,田豫利用成山头有利地势,趁敌“船皆触山沉没”,“尽虏其众”。1894年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黄海之战就发生在成山头附近海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后,当地人们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始皇庙后西侧建邓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立石碑,上刻御制碑文,赐谥“壮节”。

☚ 亘古清泉   灰泉 ☛
000095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