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艾滋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即艾滋病(AIDS)。病源体是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AIDS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它蔓延之迅速,病势的凶险以及予后之恶劣,对社会的发展及家庭生活的安宁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有人称之为“超级癌症”或“20世纪的新鼠疫”。因此,开展积极的诊治是当务之急,而且已取得一定成果。由于妇女艾滋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所以预防与控制妇女艾滋病的发生与发展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优生与优育的关键问题之一。
❶AIDS定义: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公布于世,并提出:凡属患有免疫缺损症合并Kaposi氏肉瘤或卡氏肺囊虫症或其他危险性条件致病菌感染时,定名为艾滋病。
❷病源体:80年代初,美国Gall等人提出AIDS的病源体可能是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大约来自非洲大陆,后来加拿大侨民带入Quebec海地。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首先培养病毒成功。并于1986年正式定名为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umanIm 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过去艾滋病病毒具有不同名称,如淋巴细胞相关病毒(LAV),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艾滋病相关病毒(ARV)等。HIV属于还原型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现已表明HIV分五型。
❸流行病。其一,患病情况: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导了第一例AIDS患者。美国及中部非洲被认为是AIDS最初发源的国家。随后扩展到美洲其它部及欧洲,而后是亚洲和大洋洲。到目前为止,AIDS已蔓延到157+个国家。该病开始缓慢,以后呈爆发性增加,约5—13个月增加一倍。据推测HIV感染者已达到1000—5000万人。其中美国患病率最高。美国患者主要集中在东西海岸的一些大城市。在亚洲病例数仅为全球报导病例的0.3%。我国于1985年6月发现第一例患者,近几年有所增加。截止1991年底,在我国15省市发现感染者607例,患者8例,其中2例已感染了妻子。其后不断增加。其二,性别:在发达国家中患者多为男性,男:女=12~14:1,而在非洲,男女患者各占一半。现据WHO统计,全世界400—480万妇女感染了AIDS,占全部感染者40%。较1986年7%增加了近6倍。为此,1992年WHO改变了预防AIDS的战略,决定将重点集中于妇女。因为她们感染后危险性越来越大。其三,年龄:95%的患者年龄为24—26岁。1982年Rubinstein首先报道了5例小儿AIDS,以后陆续有不少小儿病例报告。小儿患者发病年龄同传播方式有关。高危双亲的小儿通过垂直传播多于出生后4—6月左右开始发病;通过输注血液制品造成传播的小儿潜伏期平均为8个月,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达14个月。其四,大量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证明,AIDS传播途径有三,即:性传播、血传播和围产期传播。现概括说明如下。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性交,尤其是同性恋和感染的男性与女性的异性恋。也可通过污染的注射器,如吸毒或输注了被HIV污染的血制品。在非洲和海地,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性趋势,主要是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垂直传播:女性还多了一种传播途径。在围产期,由母将HIV传给其子女。在孕期,可通过胎盘经由母胎血循环造成宫内感染。在产程中可经母血、母阴道分泌物传播。在产后可通过哺乳经由乳汁传播。母亲为AIDS患者时,约半数的子女会受到HIV感染。在美国,80%的患儿的双亲之一为AIDS患者或疑似感染者。未明途径传播:关于唾液、密切接触等是否传播AIDS尚存争议。

☚ 继发性免疫缺损与自身免疫   5.5 母亲疾病与优生 ☛
000023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