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恒乍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恒乍绷 恒乍绷傈僳族传说中的英雄形象。他是清初傈僳族农民起义的著名领袖。他聪明、勇敢,武艺高强,善猎,精医。因遭官府陷害,逼得他率众起义。他开仓济贫,招纳好汉,军威大振,严惩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参见“恒乍绷的传说”条。 ☚ 木必 光加桑 ☛ 恒乍绷 恒乍绷傈僳族英雄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迪庆、丽江、怒江等地。相传恒乍绷是个孤儿,从小聪明、能干,有一套法术。他帮人家放牛,把牛围在树枝圈子内吃草,不会乱跑。恒乍绷还会比比划划,嘴念咒语,把牛变成狗,又再把狗变回牛。从此,人们都很敬佩他。他长大了,那些年,正连年闹灾荒,人们都对他说:“我们傈僳人很穷,生活太苦,日子过不下去啦!你既然有那么大的本事,为何不带领大家打天下,闹个好日子过?”于是,恒乍绷举起义旗,领着大伙起事了。官府发来大兵,统兵官身长七、八尺,骑着高头大马杀了过来。恒乍绷的兵马少,便用定身法把官兵首领定在原地不动,再带兵冲杀过去,杀死官兵首领。后来恒乍绷被官兵包围了,他的部下不能来解救。他就单身与众官兵厮杀,官兵无数长刀向他砍来,无数箭矢向他射来,可他一无所伤,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包围。恒乍绷的队伍都是些穷苦人,他们越战越强,攻下维西,接着打石鼓、丽江、剑川、兰坪。他的队伍也更加壮大了。 ☚ 恒乍绷起反 大力士王鄂 ☛ 恒乍绷 恒乍绷傈僳族民间故事《恒乍绷的故事》中的人物。恒乍绷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在清嘉庆六至八年领导了云南各族人民的起义,狠狠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者。故事集中地歌颂了这次伟大的农民斗争。恒乍绷主张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召号各族人民拿起武器,同统治和欺压人民的土司、官府做斗争。他作战勇敢,智勇双全,使得官兵的征巢屡次失败,令皇帝坐卧不宁。最后虽然兵败被杀,可他宁死不屈,表现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英雄风度。故事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农民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怀念和赞颂。 ☚ 段赤城 洪古尔 ☛ 恒乍绷?—1803又作“恒乍崩”、“恒兆绷”、“亨柘坪”、“藤鲊蜯”等, 均系傈僳语同音异写。清*维西起义首领。云南丽江府维西厅(今维西县)人,傈僳族。曾为头人兼事巫师。嘉庆六年十二月(1802)后,与傈僳族腊者布、别的扒、乌恒布等人, 共同领导维西等滇西北地区傈傈等族农民的反抗斗争。嘉庆八年(1803)九月下旬被清军俘获, 不久就义于清营,其家属亦遭残害。 恒乍绷?—1803清代云南维西反清起义首领。又作恒乍崩、恒兆绷等。云南维西厅岩瓦乡弥尔古(一作莫言古)村人。傈僳族。幼学为“端公”,代人占卜治病,人称“沙泥”(巫医)、“活佛”、“神王”,民众悦从。嘉庆二年(1797),被康普女土司禾旵仁以“妖言惑众”罪驱逐。六年(1801),夏粮歉收,岁饥,率饥民向康普、古刹两寨土司借粮不得,发动起义。贫农腊者布、乌恒布、别的扒等千余名断粮农民群起响应,一举拥入康普女土千总禾志明衙门及喇嘛寺,开仓将囤粮、积谷分给周围傈僳、纳西、汉、白等族群众,并击毙维西厅前往镇压之官兵近50名。后被骗至千总衙门拘禁。得乌恒布营救,杀死女土千总等数十人。被岩瓦傈僳、白、汉等族群众共推为起义首领,以岩瓦、康普为据点,提出“借粮抗官”、“分种田地”等口号。至年底,拥众4000余人,攻占维西城,进抵巨甸,继向石鼓、丽江、剑川、兰坪等地发展,聚众达万人。迎击云贵总督觉罗琅玕所率2万官兵的镇压,在石鼓红石崖及巨甸太平塘两次战役中击溃清兵进攻,击杀昭通守备鲍友信等。次年,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屡挫官兵。觉罗琅开悬赏万金缉拿。其妻、弟、岳母及首领赤线扒被捕。官军又以诱降和收买等办法分化义军,维西城及康普、岩瓦等据点失陷,率部退入怒江。是年冬,义军复壮大,准备袭击维西、兰坪等地。嘉庆帝先后下谕23道,加派官军团练5—6万人进行围剿。八年十月,觉罗琅玕分兵四路进攻怒江地区,乌恒布、别的扒等先后被俘杀。越十日,由于拉马洛村奴隶主向清军告密,于迤逻箐被俘,壮烈就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