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发展历程/二、组织形式与体制特征/(一)在体制上实行“政社合一”/(二)在所有制关系上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三)实行劳动组织军事化/(四)实行生活集体化,取消社员家庭副业 ☚ (三)管理体制和政策 一、发展历程 ☛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是农村沿行20余年的基层政权组织和经济组织。辽宁省农村人民公社产生于左倾思潮泛滥的特定历史环境,并伴随这种思潮的膨胀而发展,在50年代末形成声势浩大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种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的生产关系变动,加上当时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给农村生产力带来巨大破坏。从60年代初期开始,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对人民公社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人民公社,其基本生产经营和核算单位虽然恢复到合作化时期初级社的规模,但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直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才被彻底打破。 ☚ (三)加快了农业基本建设的进程 一、人民公社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广东从1958年9月底实现农村人民公社化,到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共经历了25年时间。在这期间人民公社经过了体制调整,进行整风整社与加强经营管理,开展“四清”和文化革命运动等几个阶段。 ☚ 五、农业合作社的问题与整顿 一、人民公社化与体制调整 ☛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农村人民公社是在大跃进运动中,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起来的、集政权和生产组织为一体的“政社合一”的机构。它自1958年建立至1984年撤销,历时26年。在人民公社期间,实行过由公社“统一核算”到“三级” (公社、大队、生产队)核算,再到“队(生产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管理体制。 ☚ 四、农业合作化的经验教训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发展 ☛ 一、人民公社的形成、发展和调整/1.调整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2.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3.调整工资制和供给制的比例,实行按劳分配,适当供给的办法/4.整顿公共食堂/5.允许社员“小私有”,开始恢复“小自由”/二、“四清”运动/三、农业学大寨运动/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1.包工到组,联产计酬/2.专业承包,联产到劳/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人民公社的形成、发展和调整 ☛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河北省的农村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立足未稳和 “大跃进”高潮中的1958年8—9月份一哄而起搞起来的,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消亡,大体上经历了20多年。 ☚ (四)高级社的作用 一、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1958年5月, 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接着相继发动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这段时间里, 陕西各地农村也在开展 “大跃进” 的同时, 迅速普遍地建立了 “一大二公” 的人民公社。后来又根据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 对人民公社的体制逐步进行了调整, 把公社建立初期的一切归公社所有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 “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 的体制。这样调整后的体制, 在陕西持续了20年。 ☚ (三)整顿高级社和改善经营管理 一、人民公社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