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一些数值。较多的资料已证实,AMI发病第一个月内病死率最高。其病死率多在30日后平稳地下降。因此,根据患者临床资料估计AMI患者的预后实属必要。一般设计的预后指数多限于AMI后30日这段时间内。Peel和Norris设计的较为实用的预后指数如下:
❶Peel预后指数:1962年Peel在分析了多种因素对AMI预后的影响后,制定出一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预后指数(见下表)。根据每个AMI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别从表中查出分值,然后将其相加,即为该患者的预后指数。指数愈大,死亡率愈高。其平均28日标准死亡率,最适用于家庭病房或无监护设备的普通医院病房。对发病早期(最好48h内)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❷Norris预后指数:1969年Norris等借助计算机技术处理,筛选出大组稍有不同的因素,设计了另一套预后指数(见下表)。
Peel预后指数

Norris预后指数

Peel指数标准死亡率

Norris指数标准死亡率

心肌梗死Norris预后系数

注:上表中X为每项危险分数,Y为每类危险系数。预后指数的计算式如下:X
1Y
1+X
2Y
2+X
3Y
3+X
4Y
4+X
5Y
5+X
6Y
6=X
nY
n再根据预后指数查下表得出病死危险性。
预后指数与病死危险性的关系

Norris提出以下方法来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指数的分析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