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理论attitude theory有关态度的系统的社会心理学阐释。广义泛指一切有关态度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到态度的含义、心理成分、特征、功能、测量、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等,构成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狭义特指有关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学习理论,立足于行为主义立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服从于一般学习原理,又包括经典条件作用观点、操作条件作用观点和观察学习观点三种不同形态;(2)功能理论,立足于精神分析立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特殊心理需求如自我防御等,根源于潜意识的动力心理过程;(3)认知一致性理论,立足于格式塔心理学立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倾向于保持一致,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解决认知结构的失衡、从而使之重新达到一致性的一种策略,又包括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和谐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等多种不同表现形态,其中认知失调理论影响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