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忆江南馆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忆江南馆词 忆江南馆词二十九首。陈澧撰。番禺微尚斋刊。有道光二十四年(1844)作者自序,门人汪兆铨题词,民国元年(1912)其子陈宗颖识语,民国三年门人汪兆镛跋。末篇《台城路》,据手写稿本刊。《清名家词》本缺末篇《台城路》及汪兆镛跋。陈澧先世为上元(今南京)人,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后,陈澧将道光二十四年后所为词并前作,“题曰《忆江南馆词》,以寄思念故乡之意。晚年复手自删定”(陈宗颖《识语》)。 ☚ 芬陀利室词 小琅玕山馆诗馀 ☛ 忆江南馆词词集。 清人陈沣(1810—1882)撰。一卷。沣有《东塾集》已著录。此集仅收词二十八首。其词清畅流丽,韵味实足。谭献评曰:“兰甫先生,孙卿、仲舒之流,文而又儒,粹然大师,不藻咏。填词朗诣,洋洋乎会于风雅,乃使绮丽、奋厉两宗,废然知反。”(《箧中词续》)有《清名家词》本,又有民国三年(1914)刻本。 忆江南馆词一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广东番禺人。年十七为县学生员,年十八由翁心存送入广州粤秀书院学习。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其后数应礼部试皆不中,以大挑二等选授广东河源县训导,任职仅两月即辞去。又拣选知县到班,不就,之后任广州学海堂长数十年。晚年主讲菊坡精舍。光绪七年 (1881) 以 “耆年硕德”,被授予五品卿衔。以儿时入曾家之东塾上学,后常以“东塾”名其著作,人亦称东塾先生。曾从张维屏学诗,从侯康问经,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乐律音韵和算术均有所钻研,号称博学。青年时期喜填词写诗,后以经学家著称。治学主张沟通汉学与宋学,不立门户。社会思想主张返朴归真,比较保守。部分诗通俗古朴,有如歌谣,内容也较有社会意义。著有《忆江南馆词》、《陈东塾先生遗诗》、《东塾集》、《东塾类稿》、《琴律谱》、《考正德清胡氏禹贡图》等。本书初名《镫前细雨词》。后并合新旧诸作,题曰《忆江南馆词》。晚年复手自删定,仅二十五首。卒后,其门人汪兆镛得其手稿,复采获四首,附录为集外词,共二十九首。又参证粤东词抄所选,及传写异同字句,为校字记一篇而刊行。卷首有道光二十四年(1844)作者《自序》、民国元年(1912)陈宗颖《序》。正文有陈澧早年在广州参加越台词社之作,道光二十一年(1841)赴京应试报罢感怀之作。澧词虽多少年之作,而清新婉雅,持律亦不苟。澧明于声律,尝撰《声律通考》,颇有驳正《燕乐考原》之处。然此本有〔凤凰台上忆吹箫〕一阕。自注云:“万红友词律,载此调李易安词,休休者回去也。谓第二休字用韵,非也。易安此词,已有欲说还休句,不当重休字。余此阕以易安填,而山字不用韵,以正万氏之误。”澧说殊为不合。乐府雅词休休作明朝,疑亦避复而改,不可据之。万氏谓休字入韵,其说甚是。有民国三年(1914)番禺微尚斋刻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