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肌梗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肌梗死

又称“心肌梗塞”。心肌因迅速发生严重、持续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部坏死。其原因主要是冠心病者的心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也有少数并无突然闭塞,而是在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又并发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由于大失血、休克等原因,使冠状动脉血量进一步骤减;或由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原因,使心肌需血量急剧增加而供血不足时发生。心肌梗死多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所致,故几乎所有的梗死均见于左心室前壁,而且其中50%发生在靠心尖的左心室前壁及室间隔的前2/3部位。早期心肌梗死至少需在发病后6小时(有8~24小时),才能在形态学上作出病理诊断。心肌梗死可并发心律紊乱、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甚至因心脏破裂而猝死。如渡过危险期,梗死部形成瘢痕愈复。大的瘢痕日后有可能形成心室壁瘤。梗死部与室壁瘤的内膜面可并发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故间或亦有因室壁瘤破裂出血而死者。急性心肌梗死约有40~50%于发病后1小时死亡,这给死因判定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人们提出了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可供诊断参考。例如在组织切片中用PTAH染色法观察心肌肌原纤维变性及波浪变形,用硷性复红染色法证明缺血部心肌呈淡棕色等。在缺乏形态学所见的情况下,诊断早期心肌梗死是困难的。如作死因分析,也要十分慎重,而且要通过详细的案情调查、尸体解剖、病理切片及毒物化验,在排除其他各种死因后,才能作出综合分析判断。

心肌梗死

又称“心肌梗塞”。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持久性痉挛,使患支远端血供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地缺血、缺氧,最后导致坏死。表现为剧烈而持久地心绞痛,休息、治疗不能缓解,伴心慌、气喘,心电图是急性坏死的改变。严重时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发病时应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指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引起的供血部位心肌缺血以致心肌坏死。多发生在中年以后,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及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演变及心肌酶谱变化。按分布范围和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死可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其心电图特点见急性心肌梗死。其预后与治疗早晚、梗死范围及有无并发症有关。

☚ 心肌硬化   右心室梗死 ☛
000031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