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德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德音dé yīn唐时的一种恩诏。白居易《杜陵叟》: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玉辇回时令,金门降德音。 德音美好的聲譽。張衡《應間》:“立功立事,式昭德音。” 德音dé yīn唐时的一种恩诏。白居易《杜陵叟》:“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德音 德音❶美名,美好的声誉。《豳风·狼跋》二章:“公孙硕肤,德音不瑕。”毛《传》:“瑕,过也。”郑《笺》:“公,周公也。周公摄政七年致太平,复成王之位,孙遁避此,成公之大美。不瑕,言不可疵瑕也。”《小雅·车舝》一章:“匪饥匪渴,德音来括。”朱熹《集传》: “匪饥也,匪渴也,望其德音来括,而心如饥渴耳。”《大雅·皇矣》四章:“貊其德音,其德克明。”毛《传》: “貊,静也。德正应和曰貊。照临四方曰明。” ☚ 德行 樊 ☛ 德音 德音即“赦文”,见该条。 ☚ 赦书 判 ☛ 德音dé yīn善言。常用来尊称别人言辞(1)。《李陵答苏武书》: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时常趁着北风,再给我带来佳音。 德音 用于对他人书信的尊称。有善言也。也作“教音”。 字数:25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玉音 远音 ☛ 德音 德音善言。亦作对人言辞、来信的敬称。李陵《答苏武书》:“时因北风,复惠~。”焦竑《答耿师》:“草草作报,不能详细,风便不惜时惠~为望,临楮神往。”林则徐《与福珠洪阿》:“其他凡可见教之处,切望常惠~。”陈遹声《与汪康年》:“益崇令名,谨迟~,以当襟佩。”柳亚子《与苏曼殊》:“好风有便,毋吝~”。 ☚ 教音 电音 ☛ 好话 好话好言(~相劝) 华语 美语 善言甜言 贤言 德音 另见:有益 美好 ☚ 好话 好听的话 ☛ 好名声 好名声嘉名 令称(小有~) 德音 ☚ 各种程度的名声 大名声 ☛ 各种音乐 各种音乐歌唱的音乐:声乐 ☚ 音乐 演奏的音乐 ☛ 诏书 诏书诏(诏旨;诏板;诏版;诏命;诏策;诏敕;诏黄;诏卷;诏函;诏草;诏纸;诏制;诏音;诏勑;诏纶;诏告;诏号;诏检;诏谕;诏言;诏凤;凰诏;龙诏;凤诏;尺诏;飞诏;青诏;命诏;玺诏;凤尾诏;凤凰诏;黄素诏) 敕(敕文;敕命;敕书;敕封;敕令;敕谕;~教;~赠;制敕;黄敕;命敕;宣~;奉~) 旨(旨意;冲旨;圣旨;龙旨;睿旨;符旨;敕旨;意旨;听~;传~) 制(制书;制诏;诏制) 谕(谕旨;上谕) 板(一尺板) 纶(纶旨;纶书;纶册;纶诰;纶言;纶音;丝纶) 诰(诰命;紫诰;制诰;命诰) 麻(黄麻) 进止 宝命 圣命 大命 训命 黼命 王命 蹄书 简记 丹书 玺书 命书 尺书 凤书 天语 紫泥 紫书 辉音 兰检 黄符 黄卷 黄素 龙讼 龙函 龙纶 龙吟 龙綍 言丝 言綍 鹤头(鹤头书) 涣汗 涣命 涣号 尺一(尺一诏;尺一牍;尺一书;尺一板) 另见:皇帝 颁发 命令1 ☚ 诏书 各种诏书 ☛ 称对方的信 称对方的信称尊长的信:教墨 手谕 严命 训谕 钧谕 ☚ 去的信 各种用途的信 ☛ 好声誉 好声誉芬(芬芳;鸿芬) 美誉(休声美誉) 令誉 嘉誉(令闻嘉誉) 玉誉 徽誉 淑誉 休誉 骏誉 德誉 庆誉 隽誉 嘉声 佳声 善声 芳声 隽声 隽望 意称 美称 英称 哲问 休问 华问 荣问 荣耀 英华 英蕤 德音 徽音 道望 惠声 殊称 清称 芳风 金声 令名 荣名 美名 香名 英名 徽名 逸名 华名 光名 良称 令闻(令闻广誉) 领闻义问 淑问 伟誉 章誉 英华 ☚ 各种声誉 声望 ☛ 德音dé yīn❶美善的言辞。《诗·邶风·谷风》:“~~莫违,及尔同死。” 德音皇帝的诏令,唐宋时期于诏敕之外另设德音,但仅限于恩诏。如大赦囚徒、救账灾情等。《唐大诏令集》八四载有唐建中二年《原免囚徒德音》;五代释囚也用颁布德音恩诏,如《新五代史·唐本纪。庄宗》载:同光元年,“已丑,德音降死罪囚流已下原之。”又据明宗天成三年载:“辛丑,德音释系囚。”宋代的帝王皇太后也多用德音降赦囚徒,宣布重大事项或庆典。如《改淳化元年降京畿流罪以下德音》、《日食正阳改皇祐六年为至和元年德音》、《康复诸道德音》、《宝元二年降皇子三京畿内德音》、《皇太后罢同听断德音》等。明清时则废止德音。 德音 德音敬词,对方的言辞或书信。《艺文类聚》卷卅七《皇甫谧答辛旷书》:“泛爱不遗,猥降德音,清喻烂焕,情义款笃,执诲欣然。” ☚ 好音 音旨 ☛ 德音❶皇帝所下宽恤诏称德音。《宋诏令》卷26《皇子生德音》:“应天下见禁罪人、杂犯死罪以下,递降一等,徒以下释之。”《宋会要·方域》10之36:“宣和三年八月十二日德音:‘应自京至军前急脚马递铺兵士等,如有因公死于道路者,仰所属量事优恤其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