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特製獵用燧發鎗。鐵鑄鎗管置於木質牀面之上。前裝,滑膛,發射鐵子。鎗身上設有照門、照星,從照門視照星所指瞄準目標。牀前端較鎗管稍短,内藏搠杖,下安木叉,便於瞄準射擊。鎗後近火門之處,裝有輪式燧發鎗機。用時,以鑰匙上緊輪弦,扣扳機,輪軸轉動,與火石急速摩擦,打出火花,點燃藥池中引火藥,再引燃膛内發射藥,將彈丸射出。製作精巧,裝飾珍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此鎗實物。其口徑一·一厘米,長一百三十五·五厘米,叉長四十八厘米,裝有轉輪式燧發鎗機。爲我國珍貴文物之一。《皇朝禮器圖式》卷十六:“御製自來火二號鎗。鑄鐵爲之,重三觔,長二尺八寸,口鋄金獸面,前起脊,後四稜,受藥一錢二分,鐵子一錢八分五厘,鸂𪄠木牀,牀末不加飾,餘俱如御鎗自來火大鎗之制。”參閲《大清會典圖》卷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