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丝瓜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丝瓜叶 【概况】: 基源 为葫芦科丝瓜属植物丝瓜或广东丝瓜的叶。 原植物 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广东丝瓜L.acutangula(L.)Roem.,又名棱角丝瓜。 余项参见“丝瓜”条。 。【化学】:含皂甙,粤丝瓜叶含氢氰酸[1]。齐墩果酸-3-葡萄糖-28-二葡萄糖甙、齐墩果酸-3-葡萄糖甙、常青藤皂甙元、棕榈酸、β-谷甾醇以及其他三萜类成分[2]。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93 [2]中草药 1980;11(2)∶55 【药理】: 丝瓜叶或全草的水提醇沉物可明显降低乙酰胆碱对离体豚鼠回肠的收缩作用,对组胺的作用也有类似影响,但较弱[1]。 煎剂对回肠则有轻度兴奋作用,对离体兔子宫有极显著的兴奋作用[2]。水提醇沉物对兔离体十二指肠无明显作用;对大鼠横膈-膈神经制备也无作用[1]。煎剂对蟾蜍腹直肌则有明显兴奋作用。对大鼠后肢灌流无显著影响,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2]。沸水浸液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及心肌的LPO浓度[3]。小鼠ip水提醇沉物20g(鲜生药)/kg。无明显毒性反应[1]。ip煎剂1g/只,亦无显著毒性[2]。 参考文献 [1]JPharm Pharmacol 1965;17(2)∶98 [2]J Pharm Pharmacol 1964;16(2)∶115 [3]福建中医药 1990;(3)∶34 。【药性】:性味 苦、酸,微寒。 ❶ 《天津中草药》:“苦、酸,微寒。” 功效 清热,解毒,止咳,止血。 主治 暑热烦渴,咳嗽,百日咳,咽喉炎,痈肿,疔疮,天疱疮,带状疱疹,疥癣,蛇咬伤,烧烫伤,创伤出血。 ❶ 《纲目》:“癣疮,频挼掺之,疔痈疽,丁肿,卵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90g;捣汁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治中暑,高热神昏:鲜丝瓜叶60g,升麻3g,滑石30g。煎汤代茶,频服,或鼻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