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彬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彬县

咸阳市辖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山城。位于咸阳市区西北120公里处的泾河中游西岸,东临旬邑、淳化县,西接长武、麟游及甘肃灵台县,南与永寿县相连,北和甘肃省正宁县接壤。面积11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93万亩。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祁、吕、贺山字形构造前弧东翼内侧,从南北两原向中部泾河谷地倾斜,是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原、梁、沟壑区的一部分。海拔在715~1501米之间。原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3。其余为梁、坡、沟壑及河谷地。地形结构分为南原、谷地、北原三个部分。南原由四块小原组成,是破碎的丘陵状残原,起伏较大,海拔1000至1400米,最高处底店乡潘家堡一带超过1500米。泾河谷地海拔800至900米,雅店至后洼段和早饭头至长湾段的河床,深深切入沙页岩,谷道狭窄,曲流发育;后洼至早饭头段,谷地比较宽坦,阶地发育,县城附近更显开阔。北原由三块小原组成,原面较开阔平坦,海拔在1000至1200米之间。境内水系主要有泾河、四郎河、红岩河、北子沟、三水河、磨石河、安华河、水廉河、西沟、南沟、太峪河、孙家沟等11条河流。其中泾河最大,境内流程104公里,年平均流量5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6立方米/秒。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冬季较长,春季升温慢,夏季较短,秋季降温快。年平均气温9.7℃,积温3568℃,1月均温-3.5℃,7月均温24.5℃。年日照2188小时。年降水量564毫米。河谷川道无霜期176天。原区无霜期180天。雨热同季。全县常住人口28.64万,其中农业人口24.95万,境内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仅有极少数回、满、彝等民族。辖城关、北极、新民3个镇和曹家店、意门、南玉子、永乐、西坡、小章、水廉、炭店、车家庄、香届、新堡子、龙高、水口、太峪、底店、韩家、蒙家岭17个乡,697个自然村。县政府驻城关镇。
“公刘居豳”,豳为山名。唐代因“豳”“幽”两字易混,改“豳”为“邠”。因“邠”字生僻,1964年国务院批准改“邠”为“彬”。这里夏属雍州。商为豳国。秦设漆县,属内史。东晋时苻秦曾改称新平县。北魏皇兴二年(468)于陈阳原设立白土县。西魏在今县城设立豳州。隋开皇三年(583)移白土县于州城,开皇四年更名新平。唐开元十三年(725),改豳为邠。历五代、宋、金、元,至明洪武三年(1370)撤销新平县,辖地划入邠州。清初属西安府,雍正三年 (1725)直属陕西省布政司。1913年废州设立邠县。1948年县城解放,在城内设立陕甘宁专区邠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邠县。1950年,邠县改属咸阳分区专署。1953年,改由宝鸡专署管辖。1956年,归省直辖。1960年,复属咸阳专区。1983年,咸阳地区改为咸阳市,遂为市辖。该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周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是周族的栖息发祥地之一。陇海铁路西兰段修建前,一直是内地和西北各少数民族往来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名胜古迹主要有大佛寺、苻坚墓、姜嫄墓、公刘墓、彬县塔等。其中大佛寺知名度最高,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寺内现存窟屋109孔,佛龛268个,大小造像1568尊,碑石13通,历代题刻170余幅。大佛窟依崖雕凿,大佛依崖居中,盘膝坐于莲台之上,高20米,肩宽13米,面相丰腴,雍容肃穆。主要历史人物有周人城邑的创始人公刘,宋时著名诗人张舜民。明户部侍郎阎本,清康熙年间翰林院庶吉士王吉相等。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县城至新民乡以西、县城至永平乡以北及百子沟、拜家河地区,已探明储量32.6亿吨,是彬长煤田的一部分。陶土、石英砂、沙岩、页岩的储量也相当可观。野生动物资源有黄羊、狐狸、金钱豹等,中药材资源主要有柴胡、黄芩、冬花、板蓝根、枣仁、茵陈、槐米等。水能资源主要有两处河流落差可供利用。一处是泾河早饭头至孙家沟段,落差20.92米;另一处是泾河孙家沟至金池沟段,落差79.18米。该县拥有小型水库8座,库容310万立方米;抽水站近百处,电机井167眼,排灌动力机械1800多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700多台,总动力3.1万千瓦。1990年粮食总产8.5万吨,人均产量322.3公斤; 烤烟6万亩,产烟叶6500多吨;油菜籽总产1400多吨;果园面积9万多亩,产果1000多吨。牛存栏4.16万头,猪2.5万头,羊2.4万只,肉类总产1190多吨。晋枣和彬州梨是该县最负盛名的土特产。晋枣形如纺锤,个大、皮薄、肉厚、核小,鲜果含糖量20.6%以上,干果达78.4%,每百克含维生素C高达380毫克。彬州梨古称“老遗生梨”,形如倒短圆锥,色乳黄,味香浓,甜脆多汁,极耐贮存。另外,兔皮制品的量也较大,销往欧美、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990年农业总产值1.17亿元。该县工业围绕煤、烟、果资源优势,走一煤二电三加工的路子。1990年共有工业企业586户,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1户,职工6700多人。主要骨干企业有百子沟煤矿、彬县卷烟厂、彬县冷冻加工厂等。1990年总产值1.64亿元。肉类出口创汇282万美元。西 (安) 兰 (州) 公路穿境而过,县、乡、村公路成网,实现乡乡油路化。年客运周转量969.9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347.4万吨/公里。全县有邮电局(所)13个,邮路23条(包括乡邮),总长988公里; 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450门,市话机500部,农话机950部。1990年邮电业务总额47.3万元。报刊发行量170万份。全县有商业网点970个,从业人员1400多人。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其中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2000万元。全县有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中学20所,教职工2760人,在校学生8600多名;小学350所,教职工1900多人,在校学生2.92万名;职业中学两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7%,巩固率95.1%,毕业率94.3%。全县有自然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0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343人。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医护人员490多名,病床326张。全县有影、剧院19个(其中15个露天),电影放映队19个,秦腔剧团1个,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各1座,乡镇文化站19个。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元。

彬县

彬县binxiɑn

咸阳市辖县,在市域西北部,县城距市区100公里。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8镇、8乡、293个行政村。人口32.5万,其中非农人口3.2万。商、周时为豳国地,周族先祖公刘居此。秦时设漆县,以境内有漆水(今水帘河)得名。十六国前秦更名新平县。北魏皇兴二年(468)更名白土县。隋开皇四年(584)更名新平县。唐武德元年(618),在新平县城设邠州;开元十三年(725),因“豳”与“幽”字形相近易混,更为邠州。明洪武三年(1370),新平县废入豳州。1913年,罢邠州设邠县。1964年9月,因“邠”字生僻,改为彬县。1983年10月起,属咸阳市管辖。县城面积8.7平方公里。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可采储量32.4亿吨。工业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医药、化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全县火电、水电装机容量4.3万千瓦,输变电线路与西北地区联网,成为全国地方煤炭生产基地县、全国农村基本电气化试点县。农业已形成粮、果、烟、畜、菌五大主导产业,成为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县和陕西省牛、兔肉商品生产基地县。特产彬州梨、大晋枣、御面、麻花。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3元。312国道过境。古迹有姜嫄墓、公刘墓、秦苻坚墓、唐大佛寺、五代冯晖墓、宋开元寺塔等。历史名人有周族的先祖公刘,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张舜民,明代清廉从政的户部侍郎阎本,清代经学家王吉相。

彬县政区图

☚ 彬子沟村   彬县汽车站 ☛
000036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