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霍树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霍树棠1902—1973辽宁北镇人 霍树棠
霍树棠鼓曲生涯五十年——记著名东北大鼓演员霍树棠 宫钦科 曲艺艺术论丛1985年5辑 霍树棠1901—1973东北大鼓演员。原名霍润南。辽宁北镇县人。幼年家贫,14岁在家乡拜冯景和为师,学唱东北大鼓,16岁登台献艺。幼年学的是“西城”土调,后吸收“南城调”唱腔,进奉天(今沈阳)后又吸收“奉调”唱腔。此后便一直演唱奉调。由于感到原有腔调过于低沉徐缓,遂又融进京韵大鼓和皮影戏的一些声腔,使东北大鼓具有刚健爽朗的特色,从而自成一家。由于演唱风格豪放,节奏鲜明,气魄雄伟,铿锵悦耳,人送绰号“火车头”。1928年至1931年,任“奉天改良书曲研究会”副会长。在表演上,第一个突破了演唱时目不斜视,演员只能看三根鼓架等清规戒律,做到“稳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利于表达节目内容。他以演唱短段和“三国段”见长,如《当阳桥》、《甘露市》、《古城会》、《回荆州》、《草船借箭》、《游西湖》、《忆真妃》等。长篇大书有《马潜龙走国》、《粉妆楼》和《彩云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演唱的新曲目,有《白求恩》、《杨靖宇大摆口袋阵》、《狼牙山五壮士》、《罗盛教》、《独胆英雄吕松山》等,对东北大鼓的唱腔与表演,又有所革新。曾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曲协辽宁分会副主席。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口述的《三国故事鼓词选》,春风文艺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解放前灌制的东北大鼓唱片有:《南北合》、《百年长恨》、《全德报》、《绕口令》、《蝴蝶梦》、《大烟叹》、《白门楼》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