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当代中国广播事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代中国广播事业

当代中国广播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90年代的中国无线电新闻广播事业的简称。解放前,中国是广播事业落后的国家。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6年10月开播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创办人刘瀚,即任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台长。到1947年时,国民党当局所辖的电台有41座,发射总功率421千瓦。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1940年12月30日,即日在延安建立了新华广播电台,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先后建立了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华东新华广播电台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人民广播电台近40座。广播系统职工1800人左右。全国约有收音机100万台。到1990年底,全国共有无线广播电台635座(不包括台湾,下同),其中,省级广播电台34座,地市级广播电台179座,县级广播电视台已达3011座。一共开办有570套节目,平均每天播音4,968小时,人口覆盖率70.6%,全国有收音机26197万架,国内听众来信4977154封,国外听众来信近17万封。有线广播站2521个,平均每日播音14746小时,广播喇叭8206万只,听众来信549516封。制作录音制品7329.50万盘,发行6692.97万盘。听广播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在太行山区河北省涉县沙河村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出了第一篇英语广播稿,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外广播事业。1949年3月25日开办了第二种外语广播——日语广播。1950年4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了负责对外广播的国际广播编辑部,开办了越南语、泰语、缅甸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广播,同原有的英语、日语一起,用“北京电台”的新呼号开始播音。1950年7月1日又开办了朝鲜语广播。1978年5月,对外广播的机构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到1988年底,国际电台共有38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4种汉语方言的广播,每天播音140小时,广播方向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世界大部分地区。广播语种和播音时间在世界各国对外广播中居第三位。有28个国家的60多家电台接收中国国际电台的寄送和传送节目。据统计,1965年国际电台收到国外听众来信286163封,“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外听众来信大大减少,1970年只有21833封,1978年后逐步回升,1990年增加到211127封。对华侨广播是对外广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居住的华侨和外籍华人约3000万人,我国先后开办有对华侨的广州话、潮州话、厦门话、客家话广播和汉语普通话广播。到1989年底,对华侨广播每天播音已达到23小时。有国外听众俱乐部656个。
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还出版图书、报纸和刊物。成立于1980年8月20日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是广播影视部直属的综合性出版社,以听众、观众和广播电视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此外,还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以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介绍广播电视节目为主要任务的广播电视报,到1988年底,全国共有104家,每期总发行量近4000万份。上海、广东、四川、浙江、湖北、辽宁、天津、河南、湖南、北京等10个省、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的广播电视报每期发行量超过100万份。

☚ 当代中国的新闻报刊   当代中国的电视传播事业 ☛
000082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