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郃? —231

三国时曹魏大将。字儁(俊的异体字)乂(yi),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人。东汉末年,应募镇压黄巾起义,任军司马,属韩馥指挥。馥败,以兵归袁绍,官渡之战中降曹操,任将军,从征袁谭、韩遂、马超、张鲁等,多建战功。张鲁投降后,命与夏侯渊同守汉中拒刘备,任荡寇将军。曹丕称帝后,封鄚侯。魏明帝时屯驻荆州,曾打退孙权军的进攻。诸葛亮进攻时,郃大破马谡于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任征西车骑将军。后诸葛亮复攻魏,因军粮不济而退兵,郃追至木门(今甘肃天水境),中箭而亡。

张郃

张郃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守其必攻,持重待机/明识变数,料敌制胜

张郃,曹魏集团的著名军事将领,用兵善识变数,作战善处营阵,精通战势地形,故神机妙算,无不如计。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县北)人,东汉末年应征攻打黄巾军,担任军司马一职,隶属韩馥。张郃的用兵韬略以凝重、识机为主。

张郃? —231

三国时曹魏将领。字俊义,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东汉末,应募镇压黄巾军,为军司马,属韩馥。馥败,以兵归袁绍。绍以为校尉,使拒公孙瓒,瓒破,以功升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中,袁绍未采纳他提出的以重兵急救乌巢之策,遭败。绍军溃败后,郭图又于绍前谮之,惧乃归曹操,拜为偏将军,封都亭侯。攻邺,击袁谭,围雍奴,讨柳城,屡立战功,升平狄将军。后又以功升荡寇将军。当都督夏侯渊战役,被士众推为军主,诸将皆受节度。他勒兵安阵,军心乃定。曹丕即魏王位,以其为左将军,晋爵都乡侯。丕称帝后,晋封鄚侯。明帝时,率军西拒诸葛亮,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大破蜀将马谡,并破应亮之南安、天水、安定等郡。曹魏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急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他知亮悬军无谷,不能久攻,进至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亮果退。旋召还京师,拜征西车骑将军。曹魏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再围攻祁山(今甘肃礼县),六月蜀军粮尽退走,他率军追击时中伏,为乱箭射死。谥曰壮侯。

张郃?—231

三国曹魏大将。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字儁义。初应募从韩馥镇压黄巾军;馥败,以兵归袁绍,任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中,叛降曹操。从破马超、韩遂,征张鲁,又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仕魏历任飞将军、车骑将军等。明帝时,率军西拒诸葛亮,败马谡于街亭(在今甘肃秦安西北)。后诸葛亮再出祁山,他与亮战于木门(在今甘肃天水境内)中飞矢死。作战善处营阵,料敌制胜,为敌所惧。

张郃?~231

三国时魏大将。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初从韩馥镇压黄巾军,馥败,附袁绍,任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后归曹操,数战有功,累擢平狄将军、荡寇将军、左将军。魏明帝时,率军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在今甘肃秦安东北)大破蜀将马谡,进爵都乡侯。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再攻魏,他率军战于木门(在今甘肃天水境),中箭而死。

张郃?—231

三国河间鄚县 (今河北任丘)人。东汉末为韩馥军司马,镇压黄巾军。后归袁绍为校尉,升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降于曹操为偏将军等。后败蜀将马谡于街亭(今甘肃秦安)。诸葛亮复出祁山,命与之战于木门(今甘肃天水),膝中箭而亡,谥曰壮侯。

张郃—he;?—231

三国时将领。字儁乂。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初从韩馥镇压黄巾军,馥败,附袁绍,任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后归曹操,数战有功,任左将军。魏明帝时,率军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在今甘肃秦安东北)大破蜀将马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再攻魏,他率军战于木门(在今甘肃天水境)中箭而死。

张郃?—231

字儁乂。三国魏河间鄚(河北任丘北)人。镇压过黄巾起义。曾任袁绍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时投降曹操。识机变,善营阵,与张辽、于禁等同为曹魏名将,官至征西车骑将军。蜀、魏交战中,受司马懿节度,追击蜀军,于木门(甘肃天水境内)中箭而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