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中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金·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张中孚 张中孚生卒年不详字信甫,号长谷老人。世居安定(今甘肃宁县),后徙张义堡(今宁夏固原西南)。父张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宋徽宗朝,以父荫补承节郎。天会九年(1131)入金,为镇洮军节度使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诸路节制使。天德二年(1150),拜参知政事。贞元初,迁尚书左丞,封南阳郡王。三年(1155)以疾告老。移南京留守,进封崇王。年五十九卒。《金史》卷七九有传。词存《蓦山溪》一首,见《中州乐府》。况周颐谓其:“以清遒之笔,写慷慨之怀,冷烟残照,老马频嘶,何其情之一往而深也。昔人评诗有云:‘刚健含婀娜。’余于此词亦云。”(《蕙风词话》卷三) ☚ 孟宗献 王浍 ☛ 张中孚宋降金将领。字信甫。父张达为宋太师,中孚以父任补承节郎。累官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屡从宋将吴玠、张浚抗拒金兵;权张浚帅府事。金天会八年(1130年),完颜宗辅领兵至泾州,中孚率其将吏降金,宗辅授以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天眷初,为陕西诸路节度使,知宗兆府。一度入宋。宗弼再定河南、陕西,中孚再归金。至汴(今河南开封),除行台兵部尚书,迁参知行台尚书省事。二年(1139年),拜参知政事。贞元元年(1153年),迁尚书左丞,封南阳郡王。三年,为济南尹,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宿王。移南京留守,进封崇王。 张中孚 张中孚约1097—约1156金官吏。字信甫,号长谷老人。其先自安定徙居张义堡(故地在今宁夏固原西南)。父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他以父任补承节郞。累官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屡从吴玠、张浚拒金。浚走巴蜀,他权帅事。金天会八年(1130),在泾州归金,授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天眷初,为陕西诸路节制使知京兆府。金割地予宋,遂入宋。宗弼再定河南、陕西,移文宋人,使归中孚。至汴任行台兵部尚书。天德二年(1150)任参知政事。贞元元年(1153 )迁尚书左丞。三年,以疾告老,乃为济南尹,封宿王。移南京(汴京)留守,又进封崇王。去世时59岁。著有《三谷集》,今未见传本。《全金元词》仅录存其词〔蓦山溪〕1首。《金史》有传。 ☚ 邓千江 党怀英 ☛ 张中孚 张中孚约1097—约1156金官吏。字信甫,号长谷老人。其先自安定徙居张义堡(故地在今宁夏固原西南)。父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他以父任补承节郞。累官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屡从吴玠、张浚拒金。浚走巴蜀,他权帅事。金天会八年(1130),在泾州归金,授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天眷初,为陕西诸路节制使知京兆府。金割地予宋,遂入宋。宗弼再定河南、陕西,移文宋人,使归中孚。至汴任行台兵部尚书。天德二年(1150)任参知政事。贞元元年(1153 )迁尚书左丞。三年,以疾告老,乃为济南尹,封宿王。移南京(汴京)留守,又进封崇王。去世时59岁。著有《三谷集》,今未见传本。《全金元词》仅录存其词〔蓦山溪〕1首。《金史》有传。 ☚ 邓千江 党怀英 ☛ 张中孚1082~1140宋降金将领。字信甫,祖籍安定。父仕宋,至太师,中孚补为承节郎。金军围太原,父战殁,中孚走陕西,屡从吴玠、张浚与金军作战。天会八年(1130年)率将吏降金,为镇洮军节度使,兼泾原路安抚使。后累官参知政事、南京留守,封崇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