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大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大夫 五大夫古代帝王传说。见明焦竑撰《焦氏笔乘》卷五。相传秦始皇下泰山,风雨暴至,休於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初未言为何树也,应劭作《汉宫仪》始言为松。松在泰山小天门,至劭时犹存。五大夫,秦爵第九级。 ☚ 焦氏笔乘 京城一医 ☛ 五大夫借指五大夫松。明何景明《古松歌》:“君不见泰山五大夫,零落今看在何处?” 五大夫(一) 周代五种下大夫的合称。《礼记·王制》:“下大夫五人”唐孔颖达疏:“周礼五等国,悉三卿、五大夫,十七士。”清夏炘《学礼管释·释燕礼小考作下大夫二人媵爵》:“大夫五人者,崔灵恩所谓司徒之下置小宰、小司徒,司空之下置小司空、小司寇,司马事省,置小司马一人是也。分言之曰卿曰大夫,合言之则三卿为上大夫、五大夫为下大夫。” (二) 官名。战国时楚魏皆曾设之。《战国策 ·楚策一》:“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又《魏策四》:“君其遣缩高,吾 (信陵君) 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秦汉因之,为第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汉书·食货志下》:“千夫如五大夫。”颜师古注:“五大夫,旧二十等爵之第九级也。至此以上,爵免徭役。” (三) 秦始皇二十八年到泰山封禅,风雨暴至,避于树下,因此树护驾有功,封为五大夫。汉应劭《汉官仪》言始皇所封为松树,后因以为松树的别名。明何景明《古松歌》:“君不见泰山五大夫,零落今看在何处。”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五大夫 五大夫 wǔdàfū 亦稱“大夫松”、“封禪樹”、“五大夫松”。傳秦始皇封泰山後,下山遇暴風雨,躲避于一松樹下,因此樹護駕有功,遂按秦官爵封此樹爲“五大夫”。後人遂亦以五大夫為松之别稱。《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藝文類聚》卷八十八引《漢宫儀》:“秦始皇上封泰山,逢疾風暴雨,賴得松樹。因復其道,封爲大夫松也。”清·吳偉業《八風詩·東北風》:“萬乘雨休封禪樹,八神波斷羡門山。”清·張岱《夜航船·植物部·草木》:“今人稱泰山五大夫松,俱云五松樹,而不知始皇上泰山封禪,風雨暴至,休于松樹下,遂封其樹為大夫。五大夫,秦官第九爵也。此言可訂千古之誤。”參閱宋·袁文《甕牖閑評》卷五。 五大夫 五大夫松的别名。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树下,因此树护驾有功,按秦官爵封为五大夫。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汉·应劭《汉官仪》谓始皇所封的是松树。后因以为松的别名。 ☚ 木公 君子树 ☛ 松【同义】总目录 松木公五大夫乳毛支离叟君子树偃盖山 五大夫wǔ dà fū〖名词〗 部分树名 部分树名杨树:杨(垂~) ☚ 部分树名 柳树 ☛ 五大夫 五大夫爵位名。第9级。秦汉时置。《汉书·百官公卿表》: “爵: ……9五大夫……”师古曰:“大夫之尊也。” ☚ 五尚书 五百石 ☛ 五大夫 五大夫秦汉时期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汉初,第七级大夫以上皆为高等爵,有食邑。汉文帝以后,改为五大夫以上,仅得免役。 ☚ 关内侯 宾客 ☛ 五大夫 五大夫松之别名。传说秦始皇28年,登封泰山,刚攀上一半路程,忽然风雨骤至,雷电交加。周围无可避雨之处,恰路旁有五棵松树,树冠甚大,能遮蔽数亩。始皇急趋于树下避之,竟不为风雨所侵。风停雨住,始皇感其恩,乃封为五大夫。后世遂以“五大夫”为松之别称。 ☚ 无底谷 五色笔 ☛ 五大夫 五大夫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的第九级。名义上第四级爵位以上的可以不服役, 实际上到五大夫以上才能免役。据《汉书·食货志 》称, 文帝采纳晁错建议, 令民入粟,六百石, 赐予上造(第二级)爵位;四千石, 赐予五大夫爵位; 一万二千石, 赐予大庶长(第十八级)爵位。此后, 爵位可由军功获得, 亦可用粟买得。 ☚ 彻侯 七科谪 ☛ 五大夫wǔ dài fū1、爵名。秦汉二十级爵的第九级为五大夫。《后汉书·孝桓帝纪》:"占卖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钱各有差。"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 2、官名。战国时楚魏皆有此官。《战国策·楚策一》:"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曰与)之五大夫,而令私行。陈轸谓楚王曰:赫不能得赵,五大夫不可收也......王不如以十乘行之,事成,予之五大夫。"又《战国策·魏策四》:"魏攻管而不下。安陵人缩高,其子为管守。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 3、名号侯爵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年十月:"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注:"五大夫十五级。" 五大夫春秋战国时楚爵位之一。为大夫爵级中之高爵。《战国策·楚策一》载:“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吕氏春秋·仲冬记·长见》载:楚文王对苋嘻行赏,“于是爵之五大夫”。据文献所载,自战国时起,秦、魏、赵等国都有五大夫之爵,且为以后秦、汉王朝所沿用。 五大夫爵位名。春秋时始置,《左传·哀公四年》说:“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战国时赵魏楚诸国均有设置, 如《战国策·赵策》说:“秦使入来仕, 仆官之丞相, 爵五大夫。”至秦代为二十等爵中的第九级,地位在左庶长之下。汉制与秦同。三国魏亦置五大夫,爵十五级,地位在关外侯之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