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栋蛮中国古族名。首见于《蛮书》、《新唐书·南蛮传》,含有大民族歧视之意。唐初居于姚州弄栋(今云南姚安县),属当地白蛮。其首领曾为唐王朝刺史。后部分迁至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侧和剑川、鹤庆等县,亦有被南诏迁至今保山市等地,后多融合于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其居于原地者多死于战乱。 弄栋蛮唐代对部分白蛮称谓。其部本居弄栋县(今云南姚安县北)鄙地,昔为褒州(今云南大姚县),有首领为刺史,因误杀其参军,挈族北走,后散居磨些江侧,故剑川、共川等地亦有分布。 弄栋蛮古代西南民族。始见于《蛮书》、《新唐书·南蛮传》等。唐初居于姚州弄栋(今云南姚安县),属当地白蛮。其首领曾被封为唐刺史。后部分迁至丽江、剑川、鹤庆等县,另一部被南诏迁至今保山等地,后多融合于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居于原地者多亡于战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