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延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延州Yánzhōu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吴季札居延州来,因氏延州。” 以地为氏。 延州 延州北宋时称作“延安府”。延州是西魏所置。 ☚ 撮鸟 北京 ☛ 延州春秋时吴公子季札本封延陵,复封州来,后因以“延州”借指季札。《文选》二三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李善注引 《新序》:“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事,未献也,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是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参见【延陵季子】。 延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正月以东夏州改名,治所在广武县,故址在今延安市东北22公里姚店镇附近,领遍城、神水、文安3郡。辖区约为今延安、延川、甘泉3市县及延长县西部、志丹县南部。北周领遍城、文安2郡。隋开皇三年(583)改领丰林、沃野、临真、真川、广安、因城、魏平、延川、义乡、广洛10县,辖地扩大到子长、安塞2县地。大业元年(605)迁治肤施县,故址在今延安市东北2.5公里尹家沟,三年改为延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延州,领肤施、丰林、临真、延安、延川、因城6县。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延安郡,乾元元年(758)再改为延州。领肤施、丰林、临真、延安、门山、延川、延水、金明、延昌、敷政10县。北宋庆历五年(1045)隋肤施县迁到今延安城,元祐四年(1089)升为延安府。 延州 延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旧唐书·地理志一》: “延州: 中,都督府。隋,延安郡。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改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川3县,管南平、北武、东夏3州。四年,又管丹、广、达3州。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 罢都督府。开元二年 (公元714年)复置都督府,领丹、绥、浑等州。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 改为延安郡。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复为延州。旧领县9 (肤施、延长、临真、敷政、金明、丰林、延水、延川、延昌),户9304,口14176。天宝,户18954,口100040。在京师东北631里,至东都1151里。” ☚ 焉耆府 延安郡 ☛ 延州yán zhōu《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豹(1)。地名。今陕西延安、安塞、延长、延川、志丹等市县地。 延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东夏州置,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间尝改延安郡。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移治今延安市,元祐四年 (1089年)升为延安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