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crucifers Alternaria leafspot

由链格孢引起十字花科蔬菜叶片、茎和果实发生斑点至枯死的一种真菌病害。最早于1836年在甘蓝上发现。1934年报道可为害大白菜。中国1919年于广东省的甘蓝上发现。
分布和为害 世界性病害。中国发生较普遍。70年代末在大白菜上发生严重,1982~1983年河北保定地区大白菜因病减产约10%,严重的达40%~60%。北京市1988年大白菜黑斑病大流行,有1300多公顷受害,平均叶片枯死8片以上,菜心裸露。发病中等以上的田块3000多公顷,全市减产约20%。主要为害叶片。子叶期发病,初生褐色小点,发展为褪绿斑,扩大后使大部或整个子叶干枯。真叶上病斑近圆形,暗褐色,扩大后直径达5~10毫米,斑面上有同心轮纹,上生黑色霉状物,病斑变薄,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破裂或脱落。叶柄上病斑长椭圆形至梭形,暗褐色,凹陷,大小不一。采种株的茎、花梗受害,病斑椭圆形,暗褐色。种荚上病斑近圆形,中心灰色,边缘褐色,周围淡褐色,有或无轮纹。潮湿时发病部位均易产生褐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因 病原物为芸薹链格孢(Alterraria brassi-cae)、芸薹生链格孢(A brassicicola )及萝卜链格孢(A.raphani),属半知菌,丝孢目。发生在白菜、芥菜、小白菜等上的主要是芸薹链格孢。分生孢子单生或2~3个串生,淡榄色,具纵横隔膜,喙较长。寄主范围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有菾菜,莙荙菜、莴苣、菜豆等。发生在甘蓝、花椰菜、西兰菜等上的主要是芸薹生链格孢,分生孢子20个以上串生,暗榄褐色,具纵横隔膜,喙很短,主要寄生十字花科植物。发生在萝卜上的主要是萝卜链格孢,分生孢子单生或2~3个串生、金褐色或榄褐色,具纵横隔膜,喙不长。寄主范围较窄,还可为害紫罗兰(Mathiola incana)。三种病菌孢子在0~35℃都可萌发,0~30℃菌丝都可生长。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不同,但无免疫品种,在大白菜品种中青庆、双青156、北京26等较抗病。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中国北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冬贮窖菜叶帮上越冬;华中地区在田间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紫菜薹等及杂草上越冬;南部温暖地区,周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全年均有病菌。分生孢子早春先为害油菜、萝卜、小白菜、甘蓝等蔬菜,秋季传播到大白菜上为害。种子带菌,带菌种子长出的多是病苗。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气孔或直接侵入,形成病斑,又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多次再侵染,扩大蔓延。
病害控制 发病严重地区应选种抗病品种;播种前用福美双、朴海因及速克灵等拌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发现病株喷施朴海因、福美双、代森锰锌、大富丹、氧氯化铜等农药。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crucifer black spot

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的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白菜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Sacc.〕和甘蓝链格孢(A.oleraceaMilbrath)。白菜类比甘蓝类发病普遍。危害叶片、叶柄、花梗和种荚等,老叶最易受害。病斑圆形,直径5~20 mm,灰褐色至褐色,有或无明显轮纹,上生黑色霉层,病叶提早枯黄。种子和土壤病残体带菌。白菜类比甘蓝类的黑斑病菌要求的温度低。在晚秋、初冬及早春多雨时危害较重。防治应以清除病残体、降低田间湿度为主、结合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