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廉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廉颇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率军伐齐,大破之,取阳晋(今山东菏泽西北),拜上卿。后多次击败齐、魏,以勇气名振于诸侯。然矜功自骄,以蔺相如无攻城野战之功,位在己上,与相如不和。后得知相如对己忍辱避让,并非出于胆小,而是以团结御秦的大局为重,深自疚愧,遂肉袒负荆,谢罪于相如之门。自此二人为刎颈之交。赵孝成王四至六年(前262—前260),率大军与秦军对峙于赵之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使秦军三年不得尺寸进展。后赵王中秦反间计,以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他为将,结果赵败长平,损军四十余万。赵孝成王十五年,再将赵军破燕军于鄗(今河北柏乡县北),燕割五城请和,因功封信平君,任代理相国。前245年,赵孝成王死,其子悼襄王立,弃他而重用乐乘,他怒奔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后又离魏适楚,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廉颇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以骁勇闻于诸侯,屡胜齐魏等国。长平之战,坚壁固守三年,使秦师老无功。后赵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遭致大败,赵卒四十五万为秦军坑于长平。赵孝成王十五年,廉颇又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不得志,获罪奔魏居大梁。后赵数困于秦兵,想重新起用廉颇,曾派使者探望他,廉颇也想回赵国,又被人进谗言所阻,未能实现。后由魏至楚,为将无功,病死寿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米仓山 镫 ☛ 廉颇 廉颇潘岳《西征赋》:“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入屈节于廉公,若四体之无骨。”廉公即指廉颇。此言蔺相如当年在与秦王接触中,在“河外”(河西秦地)申强了国威,那健猛之气多么雄肆,而其于国内,则向廉颇表示让步,好像浑身没长骨头。言蔺相如之高尚品质。廉颇,战国时赵人,为赵将。历惠文王、孝成王,屡建大功。赵悼襄王时,获罪奔魏,后又至楚,病死楚之寿春。以蔺相如有功于外交,为上卿,颇不服,欲辱相如,相如数避之,后知相如之高尚洁行、以国事为重,遂负荆请罪,二人成刎颈之交(见《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鲍叔牙 阖闾 ☛ 廉颇lián pō〖名词〗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惠文王时任赵之上卿,多次战胜齐、魏等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82年)秦、赵“长平之战”中为赵将,坚壁固守三年,秦不能胜。后赵孝成王改用赵括为将,赵遭大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率军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因不得志,奔魏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居楚,老死。 廉颇 101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军事家。秦昭王即位后,攻赵,他数次率军击退秦军。后又率军伐齐,大败齐军。赵惠文王十六年 (前283),擢上卿,他以国家安危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负荆向相国蔺相如请罪。秦闻知赵将相和,竟有一个时期不敢攻赵。赵孝成王六年(前260),秦、赵于长平大战,他坚壁疲敌,相持三年。赵王中秦反间计,改用赵括,致赵军被全歼,40万降卒被坑杀。十五年(前251),燕王派栗腹率军攻赵,他斩栗腹,大破燕军,深入燕境,包围燕都,燕王割城邑求和。因功升相国,封信平君。赵襄王即位后,轻信谗言,无故将他撤职,愤而奔魏,后又奔楚,虽被任为将,但无所做为,不久客死寿春。 ☚ 尉缭 李牧 ☛ 廉颇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 (前283),以大将军衔率兵攻齐,取阳晋 (今河北晋县西北),拜为上卿。屡次打败齐、魏等国,以骁勇善战闻名于诸侯。赵孝成王四年 (前262),秦攻赵,他率兵屯长平 (今山西高平西北),坚壁固守三年,使秦师劳而无功。后赵王中秦人反间计,以善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他,招致长平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燕相栗腹入侵,他奉命反击,大败燕军,杀了栗腹,并乘胜进围燕都,燕人割五城请和,才罢兵。赵王封他为信平君,并代行相国的职务。六年以后,他又率兵攻魏,取繁阳 (今河南内黄西北)。次年,赵孝成王死,悼襄王继位,起用乐乘代替他为将。他愤而进攻乐乘,自己逃奔魏国的大梁 (今开封)。此后,赵国数困于秦,打算再任用他,他也很想为祖国效力。赵王遣使去魏国了解他的健康状况。他的仇家郭开以重金买贿使者,要他陷害廉颇。此时廉颇英武不减壮年。使者回报赵王时,却说他太老了,吃一顿饭的工夫竟拉了三次屎。赵王以为老不堪用,就没有召他回国了,因转而至楚。他不习惯于在外国带兵,竟无任何建树 后来老死于楚国。 ☚ 范雎 蔺相如 ☛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位居上卿,屡败齐、魏等国。长平之战中坚守3年,后因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改以赵括代之,致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他击败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不得志,奔居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老死于楚。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拜为上卿。以骁勇闻于诸侯。屡次战胜齐、魏等国。长平之战,坚壁固守3年,后因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致遭大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因不得志,奔魏居大梁。后赵王多次为秦所败,派使者去看他,拟再任为大将。使者受其政敌的贿赂,还报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他已衰老,不再起用。后老死于寿春。 廉颇战国时赵名将。名颇。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将兵破齐,拜为上卿。后多次击败齐、魏,以勇猛善战闻名于诸侯。秦、赵为争夺上党,战于长平,廉颇坚壁固守3年,秦师久攻不下。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又因大破燕师,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元年(楚考烈王十九年/前244),以乐乘代廉颇之职,廉颇愤而奔魏。数年后,楚考烈王闻其闲居大梁,不为魏用,阴使人迎之于楚,任为将军,然终无战功。后卒于寿春。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为将,旋升上卿。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长平之战,坚壁固守三年,因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致全军覆没。孝成王十五年 (前251),燕大军攻赵,他与乐乘率军反击,大破燕军,燕割五城求和。因功封于尉文,号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即位,以乐乘代其位,愤而奔魏,后入楚为将,死于寿春 (今安徽寿县)。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拜为上卿。以骁勇闻于诸侯。屡次战胜齐、魏等国。长平之战,坚壁固守三年,后因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致遭大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因不得志,奔魏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赵王多次为秦所败,派使者去看他,拟再任为大将。使者受其政敌的贿赂,还报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他已衰老,不再起用。后老死于寿春。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大破齐国,拜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时蔺相如因功亦为上卿,位居其上,不服。相如先国家之急,极力避让,乃感悟,负荆请罪,结为刎颈之交。赵国的将相和,成为历史佳话。多次败齐、魏。赵孝成王时,守长平,以守为攻,坚壁不战,相持三年,秦军无所进展。后赵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遭致惨败。燕乘机攻赵,他率军迎击,大破燕军,杀其主将,燕割五城请和。以功封信平君,代理相国。悼襄王时奔大梁,魏不信用。后至楚,为将无功,卒于寿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