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礼贤下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礼,以礼相待。下,屈己尊人。 ☚ 名帖 济弱扶危 ☛ 礼贤下士 能降低自己身份,与比自己地位低的贤人交往,待能者恭谦。 元朝廉希宪,元世祖时官任中书平章政事。有次,南宋降将、中书左丞刘整前来拜访,他十分冷淡,竟没让坐下。刘整离去,一位衣衫褴褛的南宋书生以诗求教,廉希宪十分热情,让至里屋坐下两人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广泛交谈。廉希宪之弟对此非常不理解,便问廉希宪。廉希宪说:“身为朝廷大臣,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国家利益。刘整虽然尊贵,却是背国叛主之人; 那名书生有什么罪过呢? 我朝是从沙漠中崛起的,缺乏人才,如果对儒者文人不事尊敬,那儒术势必会衰熄下去,这便会影响到国家的统治。” 古今中外,凡是眼光看得较远的统治者,都比较重视知识分子在安邦治国的作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很快,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竟争也可以说是人才竞争,这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作为领导者应善于团结与尊重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礼贤下士lǐxián-xiàshì礼贤:对有才德的人以礼相待;下士:指降低身份和有才德的人结交。指社会地位高的人重视和延揽人才。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动词性,动宾结构。原指封建帝王或大臣有礼貌地对待有才德的人,并使之为自己效劳,今比喻上级领导重视、尊敬人才,用于褒义。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地位较高的人敬重和结识有德有才的人。礼,尊敬;下,降低自己的身分去接交: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因此优特雨村更又不同。(三·51) 礼贤下士 意指对于地位不如自己,但有德行才学的人士,给予应有的礼遇。也作“谦恭下士”。 字数:42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博采众议 洗耳恭听 ☛ 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对有德有才的贤士以礼相待,对有学问的人放下架子加以尊重。礼:以礼相待。下:屈己尊人。士:有学问的人。 ☚ 考功黜陟 立贤无方 ☛ 礼贤 礼贤设醴 置榻 陈榻 翘弓 陈蕃榻 ☚ 礼遇 为人温和 ☛ 与人交往 与人交往接物 ☚ 各种交往 交往程度 ☛ 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意指对于地位不如自己,但有德行才学的人士,给予应有的礼遇。也作“谦恭下士”。 ☚ 博采众议 洗耳恭听 ☛ 礼贤下士敬重贤人,谦恭待人。军事上用来形容将帅爱护、尊重人才。礼:给以礼遇。下:屈己尊人,居于其下。 《尉缭子·十二陵第七》: “得众在于下人。”宋代欧阳修等《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鳊亮廉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said of a ruler or a high minister] 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 descending to scholars; honour men of talents; treat worthy men (of letters) with courtesy 礼贤下士li xian xia shi(of an emperor or his minister) 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respectful to the learned 礼贤下士show respect for people of wisdom;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respectful to the learned;treat scholars and men of virtue with courtesy; go out of one’s way to enlist the services of the talented and learned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礼:以礼相待;下:屈己居于其下;士:有见识,有才能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十分尊重。形容敬重和重视人才。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descending to scholars, treat worthy men with courtesy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解义】礼:给以礼遇,以礼相待。贤:贤人,有才德的人。下:谦让,屈己尊人。士: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指尊重、善待有才德的人。 礼贤下士《辞源》源云:《宋书·江夏王(刘)义恭传》太祖(刘裕)诫书:“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侈矜尚,先哲所去。”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对贤士敬重,对地位低的人有礼貌。形容君主或高官重视人才。“礼”,以礼相待;“下”,屈身待人;“士”,有见识和能力的人。《宋书·江夏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侈矜尚,先哲所去。”《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礼贤下士李勉是唐朝宗室的后代,他从地方官一直升到宰相,地位显赫,但他从不妄自尊大,待人非常诚恳,有礼貌。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礼:礼遇;尊重。下:屈己而尊人。士:旧指有才能的人。对贤能人才谦恭敬重。《孟子·尽心下》:“岂谓是与。”汉·赵岐注:“谓王不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释义】地位高的人降低自己身份敬重和结交有德有才的人。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礼:礼遇。贤:有才有德的人。下:屈己而居人下。士:指读书人。指居高位者能礼遇贤德之人。也泛指尊重人才。段少舫《朱元璋演义》五三回:“朱贤王~,知人善任。常言说:‘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仕。’” 对有才德的人以礼相待礼贤下士;礼贤接士格式 直叙式。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礼:礼遇,尊重。下:屈己而尊人。敬重贤能人才,降低身份结交有识之士。 礼贤下士lǐxián-xiàshì贤、士:皆指有才德者。礼:以礼相待。下:自居于下。尊重有才德的人,降低身份与他们结交。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解释 礼贤:礼敬贤德之士。下士:降低身份结交有知识的人。指有地位者能礼敬贤德之人并降低身份与之结交。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敬重贤人,恭敬谦虚地对待有知识的人。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也说“礼贤接士”。有礼貌地敬重贤人,谦恭地对待有才能的人。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解义】 礼:给以礼遇,以礼相待。贤:贤人,有才德的人。下:谦让,屈己尊人。士: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指尊重、善待有才德的人。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礼: 礼遇。贤: 有才有德的人。下: 把自己居于人下,即尊崇对方的意思。士: 指读书人。(身居高位的人)重视搜罗人才,对有才德的人以礼相待,放下架子去结交。段少舫《朱元璋演义》:“朱贤王~,知人善任。” 礼贤下士li xian xia shi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指身份高有地位的人能对贤者、学者输诚尊敬。 礼贤下士 平易近人lǐ xián xià shì;píng yì jìn rén礼:以礼相待;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下士:指身份低的有识之士。指当政者屈尊礼遇身份低于自己的贤士,待人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张毓茂《我所知道的萧军先生》:“毛主席当时真是~,气度非凡。和毛主席相比,伟大的是毛主席,自己年轻气傲,就太渺小了。” 礼贤下士 闻过则喜lǐ xián xià shì;wén guò zé xǐ闻:听;过:错误。指当政者屈尊礼遇身份低于自己的贤士,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一章:“幸赖袁将军居心仁厚,~,从善如流,故两年来,小袁营所到之处,尚能做到平买平卖,秋毫无犯。” 礼贤下士 知人善任lǐ xián xià shì;zhī rén shàn rèn善任:善于任用他人。形容在高位者既能敬重厚待有才德之人,又能善于了解任用他人。段少舫《朱元璋演义(演出本)》第五十三回:“西吴王起兵以来,上顺天意,下得民心,所到之处,广施仁政;朱贤王~。” 礼贤下士lǐxián-xiàshì礼:礼遇,以礼相待。贤:贤人。下:降低自己的身份,尊重对方。士:有学问的人。原指封建帝王或大臣降低自己的身份,敬重、结交贤士。今泛指重视和延揽人才。《旧唐书·李勉传》:“其在大官,礼贤下士,始终尽心。” 4211【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á shì指帝王或大臣敬重有德有才的人使他们为自己效劳。礼:以礼相待。贤: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有见识和能力的人。 礼贤下士lǐxián-xiàshì〔并列〕 礼待贤能之才,屈尊结交有识之士。钱钟书《围城》:“汪处厚对他的事十分关心,他知道老汪要做文学院长,所以~。”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礼:以礼待人。下: 放下架子与位卑者交往。士: 旧指有德才的人。即对贤人有礼貌,对位卑者要谦恭。比喻尊重有才能的人,屈己延聘有识之士。也作“礼贤接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