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护理
疾病从静止、缓解到病人恢复健康的一段时间为康复期。除少数病种外,疾病发展至一定程度,由于机体的抵抗力,或借助于药物及其它疗法的作用,而得到控制以至消灭。这时症状逐渐消失,机体功能逐渐恢复,大多病人精神畅快、食欲增长,活动能力加强。但有些疾病虽被控制,仍可给病人带来后遗症或残废,如小儿麻痹后的瘫痪,烧伤后的毁容,截肢、眼球摘除手术后的残疾,以及放射治疗后的脱发等。这些情况可引起病人生活上的不便和工作上的困难,更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康复期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护病人顺利恢复健康,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后遗症,并为留有后遗症的病人解除精神负担,培养生活和工作能力。
精神护理 康复期病人大多忧虑减少,精神舒畅;但也有少数病对恢复健康信心不足,顾虑重重,不敢加餐,不敢活动;有后遗症者更易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焦虑。护士应了解病人,针对不同思想情况做好精神护理。
生活护理 康复期病人可以逐渐料理自已的生活,但护士不可放弃督促检查的责任。要特别注意病人的活动量和进食情况。过量活动造成疲劳,会降低抵抗力,引起并发症; 过少活动则延长康复期。适当的活动可以改善呼吸和循环,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和创伤的愈合。消化道有病变的病人,在患病时须严格控制饮食,进入康复期后,饮食仍需在严密监督下逐渐增加。如伤寒病患者,在康复期进食不当,往往引起肠出血或肠穿孔。因此护士必须关心康复期病人的饮食,给予指导。
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病人体质衰弱,有的因疾病影响而关节强直、肢体瘫痪,在病程中就应注意防止后遗症的发生。根据病人的体力和需要,定时变换体位,活动四肢,防止垂足。进入恢复期后,应鼓励病人每日活动二、三次。自各个大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至每个小关节如指、趾关节,进行伸屈、翻转、内收、外展等活动。体弱无力的可先作被动活动,体力增长后再作主动活动。以后可坐在床上做抬腿、踢腿和引体向上的动作。再练站立、扶床步行,至行走无头晕、眼花、出汗时,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次数。在恢复体力之前,病人活动时护士应在旁扶持或守护,并密切观察。有条件的可到体疗室进行锻炼,也可教病人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工娱治疗 有后遗症的病人和不能完全恢复健康的病人进入康复期后,身体的痛苦虽然减轻或消失,但思虑往往加多。适当安排工娱治疗,不但使病人精神有所寄托,还可学会一定的生活本领。可根据情况组织病人下棋,做棉球、棉签,叠纱布,结网,编织,编筐子等,要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兴趣、智力和病情要求等分组。有条件的可设置工娱治疗室,使病人能集中活动,也便于专人指导。
卫生宣教 医院是进行卫生宣教的重要场所,病房与门诊同样重要。康复期的病人对自己健康的恢复非常关心,因此是病房中做卫生宣教最适当的时机。宣教内容首先应针对病人所患疾病,其次为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和一般防病保健知识。结合所患疾病进行宣传,除增加病人对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原则、预防方法等的知识外,应着重指出康复期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同时还要了解病人的家庭情况、居住条件、经济、文化水平以及职业、爱好、性格等,结合实际给予指导及帮助。如对糖尿病病人,要结合当地供应情况及经济条件,制订食谱,说明为何不可随意进食,并教会病人自己检查尿糖的方法;对生活细节也不可忽视,如: 宣传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的重要性;不可穿紧鞋、用紧袜带以免血流不畅。对传染病人,要根据居室条件教会在家隔离消毒的办法。对骨科病人要教会后期功能锻炼的方法。除床头宣传外,还可组织康复期病人采用讲课、座谈、答疑等方法集中宣传。应尽量采用挂图、标本、幻灯等形象教学,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讲解时尽量不用或少用专业名词,语言应生动活泼,时间不要过长。事后要了解病人对宣教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作为进一步宣教的参考。病人出院后,家属的护理和配合很重要,因此对家属也应做好必要的卫生宣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