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渔舟唱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

渔夫驾船归来,面对美丽的江上晚景,悠然唱起歌来。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文)

☚ 乱石崩云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

筝曲。娄树华改编,曹正译订。乐曲引用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字作为标题,描绘了夕阳西下,渔歌四起,欸乃归舟的动人场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和人民的赞美、热爱。全曲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恬静悠扬富于歌唱性的优美旋律,配合左手吟、揉等装饰技巧,在听众面前,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傍晚景象。第二部分旋律一开始就出现不断模进变化的特性音型。它以快板的速度,活泼的节奏,欢乐的情绪,回复递降的旋律进行,成功地描绘出渔舟近岸、推波助澜、歌声四起的欢腾场景。这首富有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

☚ 春到沂河   战台风 ☛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Yuzhou changwan

筝独奏。描写我国古代渔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怡然自得的愉悦心情。乐曲以歌唱性旋律描绘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画意诗情。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展现一片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逐层递降,乐声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层层下落,这样的旋律风格性强且十分优美动听,映入老少心田,确有“唱晚”之趣。后半部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有层次的发展,加之速度力度的变化,成功地表现了百舟竞归的情景。这首富有诗情画意的筝曲,经人改编为二胡与筝二重奏。近年来中央民族广播乐团以二胡、扬琴与筝三重奏的形式录音和演出。

☚ 快乐的罗嗦   金蛇狂舞 ☛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筝曲

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娄树华(1907~1952)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古曲《归去来》的片断为素材改编而成。又一说系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 《双板》等曲改编的。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渔舟唱晚》这首乐曲曲名,出自于唐代大文学家王勃的名篇 《滕王阁序》中的千秋佳句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作品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 “渔舟晚归、棹歌抑扬” 的动人音画。
此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幽美宁静的旋律,体现了“晚” 与 “唱” 的之趣; 第二部分则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喧闹欢快的情景。通过这首乐曲,我们可以感受到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

☚ 酒狂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

筝曲。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句。近年来山东有人研究,认为《渔舟唱晚》系金灼南根据流传在山东聊城地区临清一带的民间筝曲《双板》《及其演变乐曲《三环套日》、《流水激石》改编而成。金在山东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时,曾作为教材,教给学生。本世纪三十年代金灼南将此曲传授娄树华,娄又作了改编。全曲分三段:第一段用慢板奏出音韵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对湖滨晚景的赞赏情怀;第二段从第一段上下八度关系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用按、揉两种指法相配合,奏出长音“fa”,使调式有所变化;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的模进音型,表现荡浆、摇橹和浪花飞溅。然后乐曲逐步加快,以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拍(亦称催板)奏法,描绘渔舟晚归的情景。此曲广为流传。曾录制唱片(中国3—1134甲、中国3—0642乙、中国03—0773甲)。

☚ 渔鼓坠   淘金令 ☛

渔舟唱晚yu zhou chang wan

chant on a returning fishing boat at dusk

渔舟唱晚yúzhōu-chàngwǎn

傍晚时回航的渔船上,船夫唱起了动听的渔歌。形容傍晚江边的风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