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應鼓 應鼓 yìnggǔ 亦稱“應”、“應鼙”、“鞭鼓”。打擊樂器。小鼓。常與大鼓相應,堂上擊大鼓時,堂下擊之以應;或先擊朄鼓,再擊之以應,故名。又俗謂從旁應和爲打鞭鼓,故又稱“鞭鼓”,後又稱“邊鼓”。《詩·周頌·有瞽》:“應田縣鼓。”毛傳。“應,小鞞也。”《禮記·禮器》:“縣鼓在西,應鼓在東。”鄭玄注:“小鼓謂之應。”《儀禮·大射禮》:“應鼙在其東,南鼓。”鄭玄注:“應鼙,應朔鼙也。先擊朔鼙,應鼙應之。”元·迺賢《塞上曲》:“蹋歌盡醉營盤晚,鞭鼓聲中按海青。”《續文獻通考·樂九》引《律吕精義》曰:“《洪武正韻》云:鼙,亦作鞞,騎上鼓也。蓋今俗呼鞭鼓是也。古人謂之應鞞,又謂之應鼓。《儀禮》:應鞞在建鼓東。《禮記》:應鼓在縣鼓東。先儒以爲擊之便也,然則鞭乃便之訛歟?” 应鼓yìng gǔ小鼓。堂上击坿,堂下击鼓以应,故名应鼓。《礼记·礼器》:“庙堂之下,县鼓在西,~~在东。” |